寒烟淡点乱山青,眺远伤怀老渤溟。
湍急落声风拂树,雁飞涵影渌开萍。
干侵冷月宵吟苦,壁诉哀蛩暮酒醒。
残调古琴横竹石,兰芳叹寂伫孤亭。
寒烟淡点乱山青,眺远伤怀老渤溟。
湍急落声风拂树,雁飞涵影渌开萍。
干侵冷月宵吟苦,壁诉哀蛩暮酒醒。
残调古琴横竹石,兰芳叹寂伫孤亭。
这首《秋怀回文》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寒烟淡点乱山青”,以淡雅之笔勾勒出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淡淡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群山,山色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幽。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眺远伤怀老渤溟”一句,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和感慨。这里的“老渤溟”可能是指大海或广阔的天地,象征着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孤独与深沉的情感。
接下来,“湍急落声风拂树,雁飞涵影渌开萍”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秋景图。湍急的水流发出潺潺的声音,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曳;大雁南飞,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水面上的浮萍随着水流轻轻摆动。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干侵冷月宵吟苦,壁诉哀蛩暮酒醒”则转入对夜晚的描写。月光洒在干燥的地面上,带来一丝凉意,诗人深夜吟诗,情感深沉;而墙壁上的蟋蟀似乎也在诉说着夜晚的寂寞,与诗人相呼应。这一场景表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思绪万千的情境。
最后,“残调古琴横竹石,兰芳叹寂伫孤亭”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竹石环绕的亭中,弹奏着古琴,感叹兰花的芳香在寂静中显得更加孤独。这一画面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体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综上所述,《秋怀回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人生寿几何,过若飞鸟速。
讵云垂老日,欠汝泪一掬。
弃来将一期,触感常在目。
夜梦或见之,恍若牛舐犊。
回头语钟琰,此子岂不蓄。
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
吾年在桑榆,期汝犹丝竹。
胡为舍我逝,世事如水覆。
嗟哉六如身,悟道讲已熟。
莫将恩爱刀,更刻风中烛。
龙逃海水热,简书亦足畏。
蹇蹇皆王臣,或有独劳悴。
有司输军储,风䑺往供馈。
朔风卷欃枪,愿散旄头彗。
苍生岂不困,督责太烦碎。
侧闻良家子,坑堑纷填弃。
坐视若不闻,勇壮失赑屃。
毋负朝廷恩,泥沙倾廪饩。
猖獗迫河隍,踟蹰果何迟。
堠鼓日夜鸣,击鲜交劳吏。
燕寝尚宵衣,健儿独搴帜。
圣祖仁立国,垂统千万祀。
方隅有窃发,敢不趋父事。
宜推子弟恩,疾痛䏒膺臂。
奈何当此时,反若秦越视。
太平日已久,凶恶无噍类。
富庶非不多,休祯靡不至。
何当秽浊清,凯奏欢童稚。
使我闽囝翁,翘首瞻佳气。
悠悠钟山云,朝夕碍我目。
褰衣试一往,行与云相逐。
驱马出东门,十里至山麓。
幽人昔已亡,谁能继芳躅。
猿鹤乘古林,鼪鼯啸深木。
彼哉西方人,胡为擅斯谷。
岂云事幽栖,政尔眩华屋。
泓泉抱何德,浊热供一沃。
岩回屐欲倦,小憩倚修竹。
凉飔自披襟,佳兴亦云足。
剡渚推冰纸,并州剪水刀。
轻明新雅制,丽巧极纤毫。
不让琉璃贵,浑疑锦绣韬。
皱纹萦细縠,叠缕引长缲。
花草形相错,鹓鸾势欲翱。
腾光宜秉炬,透色贱涂膏。
爱著诗联缀,嫌逢骑驿骚。
香风翻玉带,华月涌云涛。
良夕娱佳赏,元臣念小劳。
都人应共乐,歌舞送春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