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江南到屋扉,高秋漠北奉宫闱。
金微驻跸踰唐塞,铁勒鸣弰接汉畿。
绵蕞行朝因贽玉,蹛林望祭类游衣。
明年草赋呈亲去,想像汾阴扈从归。
一纸江南到屋扉,高秋漠北奉宫闱。
金微驻跸踰唐塞,铁勒鸣弰接汉畿。
绵蕞行朝因贽玉,蹛林望祭类游衣。
明年草赋呈亲去,想像汾阴扈从归。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文人吴莱在得知友人自北方返回大都的消息后,内心的喜悦与对友人归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
首句“一纸江南到屋扉”,以江南的信件抵达家中,象征着远方友人的消息传来,引发诗人的喜悦之情。接着,“高秋漠北奉宫闱”描绘了友人自北而来的场景,暗示友人可能经历了艰苦的旅程,但依然忠诚地服务于朝廷。
“金微驻跸踰唐塞,铁勒鸣弰接汉畿”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地理名称和事件,表达了对友人所代表的边疆安全与国家稳定的支持与敬仰。金微山、唐塞、铁勒、汉畿等地名,不仅增添了诗句的历史厚重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边防将士的敬意。
“绵蕞行朝因贽玉,蹛林望祭类游衣”则进一步展示了友人在朝中的地位与职责,以及其对国家的贡献。贽玉表示友人进献礼物,以示忠诚与敬意;蹛林望祭类游衣,则可能是指友人参与祭祀活动,展现其对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最后,“明年草赋呈亲去,想像汾阴扈从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行程的期待与祝福。草赋,即草拟奏章,预示着友人将再次为国效力;汾阴扈从归,则可能是对友人回到故乡或重要地点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安全归来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历史元素,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友情、国家与边疆安全的深刻思考和深厚情感。
画楼西送斜阳下,不随逝波东去。
野旷莎长,山空木短,零落红衣南浦。游云路阻。
便魂断苍梧,怨弦谁鼓。
空采江蓠,□□□□吊湘女。迢迢千里万里。
碧天空雁信,传意无处。
翠袖闲笼,珠帏怨卧,几度黄昏□暮。相思自古。
怅独客三吴,故人三楚。懒话巴山,剪镫同听雨。
淳祐六十翁,生遇时节好。
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
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
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
强歌无馀欢,闻者笑绝倒。
齿发渐凋疏,形容顿枯槁。
平生千金躯,岂不自爱宝。
幸然本根在,收敛尚及早。
何必大药资,尪羸多寿考。
也无政事堂,也无沙门岛。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我亦有敝庐,松菊暗荆棘。
北山百年墓,苔竹手所植。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
西风龙蛇蛰,暗雨山林黑。
东望会言归,免我长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