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宅一区,卜筑在阳羡。
铜官矗苍翠,白云递隐见。
溪水抱村流,触石成洄漩。鹤巢古松枝,鱼?残花片。
清景乐高闲,雅情任狂狷。
山林足肥遁,轩车忘慕恋。
心静养长年,世荣倏惊电。
寄言谢逋客,重修《逸民传》。
幽人宅一区,卜筑在阳羡。
铜官矗苍翠,白云递隐见。
溪水抱村流,触石成洄漩。鹤巢古松枝,鱼?残花片。
清景乐高闲,雅情任狂狷。
山林足肥遁,轩车忘慕恋。
心静养长年,世荣倏惊电。
寄言谢逋客,重修《逸民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居所——阳羡的一处山斋,环境清幽,充满自然之美。"幽人宅一区"点出主人的身份,"卜筑在阳羡"则交代了地点。铜官山苍翠挺拔,白云缭绕其间,时隐时现,展现出山间的空灵与神秘。溪水环绕村庄,遇石而回旋,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画面。
鹤选择栖息在古老的松枝上,鱼儿游弋于水中,连花片也显得悠然自得。诗人赞美这里的清景和高雅情趣,鼓励人们放任自我,享受山林的宁静,超脱世俗的追求。他以"山林足肥遁,轩车忘慕恋"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内心平静,才能长寿,世间荣华转瞬即逝。
最后,诗人向王允冈这样的隐士发出感慨,希望他能继续书写《逸民传》,记录这些淡泊名利的高尚人士。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寄托。
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
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
天将归谁尤,耗斁此下土。
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
小民惟怨咨,惜莫知其故。
径须凭佛力,庶可回帝怒。
自怜操持约,一念寄香缕。
氤氲才上彻,云色暗窗户。
数声跳珠急,忽已忘处所。
老僧笑谓我,水旱要有数。
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
官岂真德人,天意遽相与。
更看鞭雷公,滂沛逐飞驭。
定身固如如,未始间行住。
抗走不少停,政恐尘埃污。
倾心太平日,十五一风雨。
官既罢迎送,师亦得安处。
我闻低头谢,勤尔相诲语。
作诗书长松,来者尚有取。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宋·李薰】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天将归谁尤,耗斁此下土。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小民惟怨咨,惜莫知其故。径须凭佛力,庶可回帝怒。自怜操持约,一念寄香缕。氤氲才上彻,云色暗窗户。数声跳珠急,忽已忘处所。老僧笑谓我,水旱要有数。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官岂真德人,天意遽相与。更看鞭雷公,滂沛逐飞驭。定身固如如,未始间行住。抗走不少停,政恐尘埃污。倾心太平日,十五一风雨。官既罢迎送,师亦得安处。我闻低头谢,勤尔相诲语。作诗书长松,来者尚有取。
https://shici.929r.com/shici/wg9i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