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自閒閒,人心长戚戚。
身为物所持,骑虎不得息。
息之在先几,几先人不识。
适燕而南辕,终身无返迹。
天下自閒閒,人心长戚戚。
身为物所持,骑虎不得息。
息之在先几,几先人不识。
适燕而南辕,终身无返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沉的社会与个人困境。"天下自閒閒",表面上写的是世事看似平静,实则暗含社会动荡,人们内心却充满忧虑。"人心长戚戚"直接揭示了人们的普遍焦虑和不安。诗人以"身为物所持,骑虎不得息"比喻人们被现实所驱使,如同骑虎难下,无法摆脱生活的压力和困境。
"息之在先几,几先人不识"进一步强调了预知和抉择的重要性,暗示若能早作打算,或许能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然而,"适燕而南辕"的形象化描述,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可能背离初衷,就像驾车向南却误入北行之路,结果是"终身无返迹",永远无法回到原点或找到真正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人生中的迷茫、挣扎和无奈,以及对正确选择的深刻反思。王夫之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浮云扫尽天门开,海波上卷银花飞。
泥鳅涸鲋泣水底,三十六鳞昂首来。
半身搅波半在水,作势欲起不遽起。
双眸炯炯射向天,万里晴空荡金紫。
此时真宰亦应愁,直挟海水排天流。
坐上宾客色齐沮,若实见此奈何许。
蹭蹬穷波直到今,高堂看画独沉吟。
年来谁借蹄涔水,空有乘风破浪心。
叔孙起朝仪,绵蕞习野外。
武夫悍将齐震服,高祖乃知皇帝贵。
嬴秦之仪岂堪羡,当年自诩识时变。
鲁两生,不肯行,高风千载尚可想,惜哉史册逸其名。
君不见,五百黄金不自有,圣人之名满人口。
叔孙面,不足称,弟子龌龊徒营营。
汉家儒宗让公首,先王大礼嗟更。我所思,鲁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