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起朝仪,绵蕞习野外。
武夫悍将齐震服,高祖乃知皇帝贵。
嬴秦之仪岂堪羡,当年自诩识时变。
鲁两生,不肯行,高风千载尚可想,惜哉史册逸其名。
君不见,五百黄金不自有,圣人之名满人口。
叔孙面,不足称,弟子龌龊徒营营。
汉家儒宗让公首,先王大礼嗟更。我所思,鲁两生。
叔孙起朝仪,绵蕞习野外。
武夫悍将齐震服,高祖乃知皇帝贵。
嬴秦之仪岂堪羡,当年自诩识时变。
鲁两生,不肯行,高风千载尚可想,惜哉史册逸其名。
君不见,五百黄金不自有,圣人之名满人口。
叔孙面,不足称,弟子龌龊徒营营。
汉家儒宗让公首,先王大礼嗟更。我所思,鲁两生。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六)鲁两生》以叔孙起的典故为引,表达了对鲁两生这种不慕荣利、坚守道义的人物的敬仰。诗中通过描绘叔孙起在野外演练礼仪,即使是武夫悍将也感到敬畏,暗示了鲁两生的高尚品质。诗人指出,秦始皇的华丽仪仗虽显赫,但与鲁两生的品格相比,显得微不足道。鲁两生拒绝参与,其高风亮节虽未见于正史,但仍然令人怀念。诗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圣人并非财富所能衡量,而是如鲁两生那样,名声流传于百姓口中。最后,诗人惋惜鲁两生的姓名未能在史册上留下,同时赞扬汉家儒宗让公的谦逊,表达了对古代君子之风的推崇和对鲁两生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昂昂千里驹,逸气吞九区。
东驰越夕兔,西走穷朝乌。
关山一息过,踯躅疑有无。
快哉穆天子,远驾周四隅。
嘶声想云海,弄影有天衢。
昆丘距赤水,度足才须臾。
眷言刍粟恩,岂敢论形躯。
雄心忽摧顿,倦步成踌躇。
日暮路途远,天寒毛鬣疏。
此时垂耳心,可复轻疲驽。
北门望瀛关,一苇初莫渡。
儒宫连案几,会合岂非数。
蝉鸣几何时,庭菊下白露。
念当慰佳节,觞酌美无度。
不然坐岁晚,流景急飞兔。
区区人一马,官舍勤早暮。
经时枉见赠,弥月不能赋。
竹斋行茗粥,寂莫当屡赴。
此君安可得,霜雪不改故。
诗如战交地,高处要先据。
牛羹君放饭,轑鼎吾亦饫。
顾惭咏伐檀,无补餐已素。
还家便却埽,况乃无户屦。
何不学仙冢累累,白杨西郭阴风悲。
虎邱一叩贞娘墓,薜荔援墙委兰露。
千岁蒙茸几树花,夜飘鬼火晓啼鸦。
向怜挟瑟弹清月,犹忆吹箫乘彩霞。
吴阊少年往来道,黛蛾钗燕谁能好。
酒滴春云梦不消,泉声幽咽钟声老。
陌上行游缓缓归,昨日红颜今日非。
东望阖闾穿葬处,玉凫将化湛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