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谁家子,扬鞭大道傍。
银鞍耀明月,宝剑如秋霜。
十五隶金吾,二十拜龙骧。
百千聚游侠,百万要名娼。
斗鸡入南内,挟弹游平康。
京兆不敢呵,司隶为彷徨。
征尘际天起,边烽达长杨。
长揖大将军,慷慨事戎行。
横行绝大漠,虎啸临穷荒。
矫诏袭楼兰,飞书定朔方。
左射中休屠,右盼伏中行。
兵威慑绝塞,奏凯向咸阳。
献俘诣平乐,赐第连明光。
归来顾少妇,挟瑟宴华堂。
白马谁家子,扬鞭大道傍。
银鞍耀明月,宝剑如秋霜。
十五隶金吾,二十拜龙骧。
百千聚游侠,百万要名娼。
斗鸡入南内,挟弹游平康。
京兆不敢呵,司隶为彷徨。
征尘际天起,边烽达长杨。
长揖大将军,慷慨事戎行。
横行绝大漠,虎啸临穷荒。
矫诏袭楼兰,飞书定朔方。
左射中休屠,右盼伏中行。
兵威慑绝塞,奏凯向咸阳。
献俘诣平乐,赐第连明光。
归来顾少妇,挟瑟宴华堂。
这首《白马篇》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描绘一位英姿飒爽的青年骑士形象,展现了其从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到成年后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
诗中的“白马谁家子”,开篇便以疑问句式引出主人公的身份之谜,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接着,“扬鞭大道傍”、“银鞍耀明月”等描绘,生动地勾勒出这位骑士英武不凡的形象,银鞍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宝剑寒光凛冽,展现出其非凡的气质与风度。
“十五隶金吾,二十拜龙骧”两句,简练地概括了主人公从少年时期即已显露出的非凡才能和被重用的经历,暗示其未来的辉煌成就。随后,“百千聚游侠,百万要名娼”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他不仅与游侠们共聚,更与名妓结交,展现了其复杂多面的性格。
“斗鸡入南内,挟弹游平康”描绘了主人公在宫廷内外的活跃身影,显示了他在社交场合的影响力。而“京兆不敢呵,司隶为彷徨”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即便是京兆尹这样的高官也不敢对其有所非议,而司隶却因他的行为而感到困扰。
随着局势的变化,“征尘际天起,边烽达长杨”揭示了主人公从和平生活转向战场的转变,面对边境的烽火,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战争之中。接下来的“长揖大将军,慷慨事戎行”表现了他面对大将军时的从容与决心,以及在军旅生涯中的英勇表现。
“横行绝大漠,虎啸临穷荒”、“矫诏袭楼兰,飞书定朔方”等诗句,描绘了主人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勇猛无畏的英雄形象,无论是深入敌境,还是远征边疆,他都展现出了超凡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
“左射中休屠,右盼伏中行”、“兵威慑绝塞,奏凯向咸阳”等描述,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和对国家的忠诚,无论是精准的箭术,还是巧妙的战略布局,都彰显了他的智慧与勇气。
最后,“献俘诣平乐,赐第连明光”、“归来顾少妇,挟瑟宴华堂”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凯旋归来的场景,不仅获得了朝廷的嘉奖,还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展现了其作为英雄的同时,也是一位深爱家庭的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刻画了一位英勇善战的骑士形象,也展现了其复杂多面的性格特征和社会地位,以及对国家与家庭的忠诚与热爱,是一首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