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
《咏茅山元符万宁宫》全文
宋 / 蔡卞   形式: 四言诗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气合于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乃亲其人,燕见妙语。

乃锡命书,迨其俦侣。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神笔榜之,龙凤轩翥。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抱一用中,以绥九有。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有欲求之,与在斯宫。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máoshānyuánwànnínggōng
sòng / càibiàn

jiēsānmáochūchéng

xíngshēng

shúfēngjìngqīng

liáoliáojiǔzāinǎixiānshēng

yòngzūnzhīzǎizhàoláitíng

nǎimìngshūdàichóu

yīnxīn

xiàngxiānzhēnshàngxiàosuǒ

shénzhīlóngfèngxuānzhù

tiānhuángcōngmíngxiàoyǒu

bàoyòngzhōngsuíjiǔshǒu

xiáěrcóngzūndàogōng

yǒuqiúzhīzàigōng

zuòwèihǎozhàoqió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蔡卞所作的《咏茅山元符万宁宫》,诗人以赞美的笔触描绘了茅山道教宫观的神圣与崇高。开篇"猗嗟三茅,得自初成",表达了对茅山神灵的崇敬和赞美,暗示其古老而神圣的起源。接下来的诗句"气合于无,与形俱升",描绘了道教修炼者追求的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赞美了茅山的宁静与清幽,象征着修道者的内心世界。"寥寥久哉,乃发先生",进一步强调了茅山的历史悠久和其创始人的重要性。"帝用尊之,载召来廷",则将神仙与皇权联系起来,体现了道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乃亲其人,燕见妙语",描述了皇帝对茅山道士的亲近和对话,充满了神秘与智慧的色彩。"乃锡命书,迨其俦侣",意味着皇帝赐予道教经典,引导信徒们修行。"因其故庐,启此新宇",则描绘了宫观的建设,既有传承又有发展。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赞美了宫中供奉的仙真形象与天帝相似,显现出道教的神圣性。"神笔榜之,龙凤轩翥",运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宫观的建筑装饰,富有艺术感。最后,诗人祈愿"天锡皇帝,聪明孝友",并祝愿皇帝的德行能带来天下安宁,同时鼓励人们在此宫中寻求智慧和信仰的指引。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茅山道教宫观的神圣氛围,又揭示了道教思想与皇权的交融,以及对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向往。

作者介绍
蔡卞

蔡卞
朝代:宋

蔡卞(1048-1117),字元度,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紫金山(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赤岭自然村)人。北宋后期大臣,书法家。奸相蔡京胞弟、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政和七年卒,年七十。谥“文正”。南宋建立后,逝世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牵连,宋高宗赵构采纳谏议大夫任伯雨谏章,追贬蔡卞为单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塞下

鞍马连年出,关河万里赊。

将军思报国,壮士耻还家。

大漠春无草,天山雪作花。

谁怜李都尉,白首没胡沙。

(0)

浮来庙

仙槎飞去访牛郎,顽石浮来立道旁。

能使乡民知所敬,只鸡卮酒卜丰穰。

(0)

送上超古还径山

相见忽秋初,言诗足起予。

身虽披坏衲,手未释群书。

双径云多润,诸山木易疏。

此心超万古,禅诵特其馀。

(0)

赏心亭

物华尽入锦囊收,留与江山做话头。

桃叶数声风力晚,芦花万顷月波秋。

非寻鹤相当年画,谁记坡仙旧日游。

回首兴亡多少事,渔舟独不挂闲愁。

(0)

厉漕饮别海棠下索诗·其二

著雨胭脂沁玉肌,绝疑妃子醉眠时。

未邀佳客閒来赏,已怪游蜂早得知。

烧烛不妨循故事,卷纱何惜赋新诗。

羡君立就花前句,我欲赓吟思苦迟。

(0)

方寺丞新第二首·其一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书生眼力悭。

地占百弓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