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尽入锦囊收,留与江山做话头。
桃叶数声风力晚,芦花万顷月波秋。
非寻鹤相当年画,谁记坡仙旧日游。
回首兴亡多少事,渔舟独不挂闲愁。
物华尽入锦囊收,留与江山做话头。
桃叶数声风力晚,芦花万顷月波秋。
非寻鹤相当年画,谁记坡仙旧日游。
回首兴亡多少事,渔舟独不挂闲愁。
这首诗《赏心亭》由宋代诗人王野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感慨。
首句“物华尽入锦囊收”,以“锦囊”比喻赏心亭所收藏的自然美景,形象地描绘了亭中所见之景的丰富与美丽。接着,“留与江山做话头”,则表达了这些美景不仅为眼前的江山增添色彩,也成为了后人谈论的话题,体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融。
“桃叶数声风力晚,芦花万顷月波秋。”这两句通过“桃叶”和“芦花”两种代表性植物,分别在晚风和秋月下展现其独特的美态,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通过“数声”和“万顷”的对比,突出了声音与景象的宏大与细腻,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非寻鹤相当年画,谁记坡仙旧日游。”这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文人墨客在赏心亭留下足迹的怀念。其中,“鹤相”和“坡仙”分别指代了古代的文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回首兴亡多少事,渔舟独不挂闲愁。”诗人以渔舟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渔舟独行于水面上,象征着历史的孤独与沧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不为尘世的烦恼所累。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东崖野人结茅屋,一道清溪数竿竹。
山月江云邀上楼,细草幽花迎径躅。
丹青独擅当时名,醉落长毫应有神。
淡烟疏树成村晚,花落鸟啼深谷春。
白昼能呼月,六月惨飞雪。
手中造化如弄丸,仰空大笑天地拙。
嗟尔名家世所闻,郑虔韦偃皆凡群。
平生攻意不攻象,笔阵直破曹将军。
瓢仙昔隐云台山,悬峰侧径常追攀。
又从苍梧泛溟海,穷搜始入罗浮间。
身上木皮常百结,匣里莲花带双玦。
朱门豪贵眼曾经,尘世功名口羞说。
逢予谓是餐霞人,过款南窗动旬月。
伏火常思勾漏砂,烹茶屡忆蛾眉雪。
有时半醉插云烟,代舆员峤当眼前。
神龙跋浪腾玄圃,大鹏举翼凌苍天。
新缣偏掩笼鹅帖,浊酒何须挂杖钱。
抵掌论心方未已,海思江情倏然起。
玉舄朝翔庾岭云,霓衣夜渡贪泉水。
把君衣袂还相怜,看君神气何凛然。
爰居岂乐钟鼓响,麒麟不受珊瑚鞭。
要窥龙汉经浩劫,下视沧海犹桑田。
缑山一别堪惆怅,华表归来又几年。
《送易居士还云台山》【明·黎民表】瓢仙昔隐云台山,悬峰侧径常追攀。又从苍梧泛溟海,穷搜始入罗浮间。身上木皮常百结,匣里莲花带双玦。朱门豪贵眼曾经,尘世功名口羞说。逢予谓是餐霞人,过款南窗动旬月。伏火常思勾漏砂,烹茶屡忆蛾眉雪。有时半醉插云烟,代舆员峤当眼前。神龙跋浪腾玄圃,大鹏举翼凌苍天。新缣偏掩笼鹅帖,浊酒何须挂杖钱。抵掌论心方未已,海思江情倏然起。玉舄朝翔庾岭云,霓衣夜渡贪泉水。把君衣袂还相怜,看君神气何凛然。爰居岂乐钟鼓响,麒麟不受珊瑚鞭。要窥龙汉经浩劫,下视沧海犹桑田。缑山一别堪惆怅,华表归来又几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6K3RB7n51.html
汝南重月评,中郎冠时哲。
水镜铨人伦,圭璋映朝列。
玮词铸心匠,奇颖表天嶷。
将整扶摇翰,倒览金银阙。
抵掌笑时流,出走因妇舌。
遇我胸屡披,下士食为辍。
铜街骖辔游,紫逻挥杯别。
怀材卧空谷,下乘争驰蹀。
思君阻寒水,三花竟难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