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
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
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
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
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
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中道观图景。"清净此道宫,层台复倚空"表达了诗人对道观环境的赞美,它不仅清净,而且建筑雄伟,与天空相接。"偶时三伏外,列席九霄中"则是说在酷热难当的时候,诗人与朋友们在高处的厅堂里享受凉爽,九霄可能指的是非常高的地方,这里的“列席”意味着他们或许正在品茶论道。
"平视云端路,高临树杪风"显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境,云端之路是遥不可及的,而高临则是超然物外的一种态度。"自怜荣末座,前日别池笼"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荣华时刻的回忆和自我哀伤,以及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怀旧之情。
十年望断来鸿,发函乃出弥留顷。
苍凉掩抑,死生之际,一何神定。
我欲招魂,海天兵火,巫阳焉讯。
念百回千结,那时情味,盈眶泪,如泉迸。
石帚清狂无命。恁荒波、日亲蛙黾。
颓唐尔许,不应真个,江郎才尽。
丛稿谁收,审音刊字,吾犹能任。
却自怜老耄,君还舍我,就何人正。
别后长相思,五见月圆夕。
莲衣堕冷红,梧叶飘凄碧。
黯然离愁生,苍茫秋水隔。
昨枉锦字书,言言胜药石。
自惭经爨材,重荷知音惜。
欲寄万种情,情长嫌纸窄。
花影倚阑横,凉月穿帘白。
不寐独徘徊,天涯渺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