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丝丝一望齐,和烟和月拂长堤。
画楼雨细眉痕浅,绮陌风轻舞影低。
金缕剪成穿紫燕,绿阴织就啭黄鹂。
那堪临别阳关道,攀折年年送马蹄。
杨柳丝丝一望齐,和烟和月拂长堤。
画楼雨细眉痕浅,绮陌风轻舞影低。
金缕剪成穿紫燕,绿阴织就啭黄鹂。
那堪临别阳关道,攀折年年送马蹄。
这首清代诗人缪宝娟的《春柳》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首句“杨柳丝丝一望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柳树随风摇曳,如丝般连绵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次句“和烟和月拂长堤”,则通过烟雾和月色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柳树的柔美与宁静,仿佛在轻抚着湖边的长堤。
接下来,“画楼雨细眉痕浅”描绘了画楼旁雨丝如细眉,轻轻落在柳叶上,显得格外清新,而“绮陌风轻舞影低”则写出了微风吹过,柳枝轻舞,舞影婆娑,如同女子曼妙的身姿。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柳树赋予了女性的柔情与娇媚。
“金缕剪成穿紫燕,绿阴织就啭黄鹂”两句,通过想象柳叶如金线编织而成,为紫燕提供了筑巢的材料,又以绿阴中黄鹂的鸣叫增添了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那堪临别阳关道,攀折年年送马蹄”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阳关道上,人们依依不舍地折柳相赠,寄托着离愁别绪,柳树成为了离别的象征,年复一年地见证着离人的马蹄踏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柳树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哀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处士何须种七松,剩栽海上绿髯龙。
灵根频灌苍如玉,黛色初抽软似茸。
蘸水小山形凿凿,引年昌歜节重重。
道人分得岁寒种,一洗梅溪憔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