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伍国开招同诸子煮泉开元井移酌落霞峰赋得明月松间照》
《伍国开招同诸子煮泉开元井移酌落霞峰赋得明月松间照》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借澄秋濯画图,担泉醉月碧山隅。

若为娥素招清友,不觉冰轮映大夫。

蟾影流于萝薜碎,涛声和入广寒孤。

团团也是寒松色,故扫长空倒玉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下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

首联“天借澄秋濯画图,担泉醉月碧山隅”以“天借”二字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秋色与人间的活动联系起来,仿佛天空赋予了大地一幅精美的画卷。接着,“担泉醉月”描绘了人们在月光下汲水的场景,既体现了生活的日常,又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碧山隅”则点明了地点,使画面更加具体生动。

颔联“若为娥素招清友,不觉冰轮映大夫”运用拟人手法,将月亮比作“冰轮”,并以“大夫”相称,既形象又富有文采。这里“清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似乎在说,月亮邀请了清雅的朋友共赏这美妙的夜晚,不知不觉中,月亮的光辉映照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颈联“蟾影流于萝薜碎,涛声和入广寒孤”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景象。月光洒在藤蔓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与远处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又神秘的世界。这里的“广寒”指代月亮,与“蟾影”呼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想象空间。

尾联“团团也是寒松色,故扫长空倒玉壶”以“团团”形容月亮的圆润,与“寒松色”相对应,暗示了月光如松树般清冷而高洁。最后两句“故扫长空倒玉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月光比作从天空倾倒下来的玉壶中的美酒,既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也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五砺

宋鼎终难问,元酋莫死争。

九州俱是泪,一刻不容生。

舌在身当贵,心真愿必成。

但思湖海上,谁可与斯盟。

(0)

苦怀六首·其四

昔为天上云,今作地下尘。

踠足屡哭懊,痛惜六尺身。

父母生我时,教我为贤人。

生得男儿骨,一死亦精神。

畴谓迫中年,堕影浊水滨。

局蹐走残命,语飒气不伸。

固知复继剥,霜雪天地仁。

愿得一脉暖,散为天下春。

援手水火间,以道拯斯民。

俾知尊卑位,万世不湮沦。

(0)

古时

古时明月碧霄间,曾照鸾舆幸蜀还。

御座乍空三殿远,朝仪暂歇六更闲。

马屯腥雾彤墀坏,莺哭冤春玉户关。

苦是年年归旧燕,绕檐偷语问龙颜。

(0)

即事八首·其四

徉狂全性命,守死混樵渔。

道否怀才老,心高涉世疏。

掌中筹地理,灯下论兵书。

愧我非诸葛,何人顾草庐。

(0)

春雪中作寄萧梅初

春来频下雪,弥望涨痴阴。

无地可容足,有天能见心。

峨冠甘虏笠,正语化蛮音。

何日得隐去,深山深更深。

(0)

湘潭道中赠丁碧眼相士·其二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

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