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杂述·其四》
《读史杂述·其四》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桓郎好奇筴,百发无遗矢。

嗟彼佳人儿,置之若充耳。

身弃千貔貅,独行不知止。

病马忽腾槽,驽马栈下死。

何代无㹠犊,郦兄不欺已。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洞察与批判。首句“桓郎好奇筴,百发无遗矢”以“桓郎”即桓温为例,赞扬他箭术高超,百发百中,暗喻其在政治军事上的卓越才能。然而,“百发无遗矢”也暗示了过度追求精准与完美,可能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价值与道德考量。

接下来,“嗟彼佳人儿,置之若充耳”一句,将话题转向对“佳人儿”的态度,将其比喻为被忽视或轻视的对象,如同耳边风一般,表达了对那些被忽略或低估的优秀人才或事物的惋惜之情。

“身弃千貔貅,独行不知止”则进一步揭示了某些人或群体在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与行为。这里“千貔貅”象征众多英勇的战士,而“身弃”则表明有人选择放弃这些资源,独自前行,不顾后果,暗示了个人主义或自私行为的负面后果。

“病马忽腾槽,驽马栈下死”运用了比喻,将“病马”与“驽马”分别比作处于困境中的优秀个体和被忽视的普通个体。前者“腾槽”意味着虽处逆境仍能有所作为,后者却因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而“栈下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何代无㹠犊,郦兄不欺已”表达了对历史上的杰出青年或新秀的肯定,同时也反思了为何在每个时代都难以避免出现某些形式的不公与误解,强调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公正评价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与讽刺,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公平、人才价值以及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蜜蜂颂四首·其二

非但桃花与杏花,万家春色总吾家。

花须造化无人会,月落空庭竹影斜。

(0)

复用韵自咏倚松一首

庵外无人谁过前,老松千丈独参天。

煮茶春水渐过膝,却虎短墙才及肩。

已退晚云归浩浩,未分芽菊竞鲜鲜。

客来问我何时住,笑指松枝数岁年。

(0)

再次前韵

不待山腰转箨龙,一函寒碧自深中。

未容濠上观鱼客,聊许双林照影翁。

雨后蜗牛群饮月,春馀水马竞追风。

井蛙海鳖难栖泊,会看长虹下晚空。

(0)

久雨偶晴见日

浓阴百日漫西东,汹汹隋河夜欲洪。

但得望尧常拜手,谁能畏盾辄逃空。

(0)

阿智歌

吕卿诸子森如猬,不作世间儿女气。

封胡羯末自行列,麟凤龟龙各异致。

小儿阿智甫七龄,衮衮似欲无诸兄。

疏眉秀目澹玉雪,覆肝立壁开天庭。

自从诸兄授孝经,淋漓笔墨有典刑。

客来推席俨在庭,举头揖客客为惊。

吾知吕卿大源委,黄河昆崙千万里。

政令凡儿出其中,不扶而直麻生蓬。

况如此雏落落自奇伟,出门汗血当追风。

(0)

梧州

吟拾江边金翠羽,醉骑海上玉麟腰。

清谈试茗游冰井,至乐观鱼坐鉴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