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阴百日漫西东,汹汹隋河夜欲洪。
但得望尧常拜手,谁能畏盾辄逃空。
浓阴百日漫西东,汹汹隋河夜欲洪。
但得望尧常拜手,谁能畏盾辄逃空。
这首诗《久雨偶晴见日》由宋代诗人饶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久雨初晴后太阳乍现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浓阴百日漫西东”,生动地描绘了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使得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厚重的阴霾之中,无论东西南北都是一片沉闷的景象。这句诗以“浓阴”和“百日”两个词组,形象地展现了长时间阴雨的压抑氛围。
次句“汹汹隋河夜欲洪”,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另一面——河流。这里运用了“汹汹”一词,形容河水在夜晚即将泛滥的情景,暗示了雨水的累积已达到危险的程度。这一句通过对比,强化了雨势之大,为下文的“久雨偶晴”做了铺垫。
接下来,“但得望尧常拜手,谁能畏盾辄逃空。”这两句诗则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以“望尧”自比,表达了对古代圣君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希望能在艰难时刻保持内心的坚定,不畏困难。同时,“畏盾辄逃空”则是一种反问,意在强调在面对困境时不应轻易逃避,而应勇敢面对,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来朝当路日,承诏改辕时。
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
暖风抽宿麦,清雨卷归旗。
赖寄新珠玉,长吟慰我思。
晋人目二子,其犹吹一吷。
区区自其下,顾肯挂牙舌。
春秋书王法,不诛其人身。
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湜也困公安,不自闲穷年。
枉智思掎抚,粪壤污秽岂有臧。
诚不如两忘,但以一概量。
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
虫鱼沸相嚼,日夜不得闲。
我初往观之,其后益不观。
观之乱我意,不如不观完。
用将济诸人,舍得业孔颜。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
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
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
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