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山腰转箨龙,一函寒碧自深中。
未容濠上观鱼客,聊许双林照影翁。
雨后蜗牛群饮月,春馀水马竞追风。
井蛙海鳖难栖泊,会看长虹下晚空。
不待山腰转箨龙,一函寒碧自深中。
未容濠上观鱼客,聊许双林照影翁。
雨后蜗牛群饮月,春馀水马竞追风。
井蛙海鳖难栖泊,会看长虹下晚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首先,“不待山腰转箨龙,一函寒碧自深中”两句,以“箨龙”比喻山中的竹笋,生动地描绘了竹笋在山中生长的情景,而“寒碧”则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青翠和山间的清凉之感。接着,“未容濠上观鱼客,聊许双林照影翁”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强调了观鱼的乐趣,另一方面则以“双林照影翁”来展现另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雨后蜗牛群饮月,春馀水马竞追风”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动态美,雨后的蜗牛在月光下缓缓爬行,仿佛在享受月夜的宁静;而“水马竞追风”则描绘了春天余晖中,水面波光粼粼,仿佛有马匹在追逐风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井蛙海鳖难栖泊,会看长虹下晚空”两句,以“井蛙海鳖”比喻见识短浅之人,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视野的自信,同时也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如同彩虹一般,在傍晚的天空中显现,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一花怪结双青子,独蒂还藏两玉花。
薄相春工宁底巧,眼明初见雪枝斜。
士有当世志,谁肯专诗名。
自古巧文字,与道关废兴。
倾座听君语,雄辨穷粗精。
目中无全牛,肯綮技未经。
胡为趁风月,候虫相与鸣。
静夜诵佳什,泠然如梦醒。
瘦语自腴泽,险句自稳平。
譬彼有源水,随流作幽清。
奇抱叹皓首,败屋挑寒灯。
天运岂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读渊明诗,悠悠千古情。
衔觞岂好饮,采菊非餐英。
何时共皋益,赓歌在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