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宣州开元寺》
《题宣州开元寺》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谁家烟径长莓苔,金碧虚栏竹上开。

流水远分山色断,清猿时带角声来。

六朝明月唯诗在,三楚空山有雁回。

达理始应尽惆怅,僧闲应得话天台。

(0)
注释
谁家:不知何人的。
烟径:炊烟缭绕的小径。
长:生长。
莓苔:青苔。
金碧:金色与碧绿,形容色彩华美。
虚栏:华丽的栏杆。
竹上开:从竹丛中显露出来。
流水:流动的水。
远分:指流水悠远,将景色隔开。
山色断:山色显得被中断,形容视线因流水而无法连贯。
清猿:清脆啼叫的猿猴。
时带:不时伴随着。
角声:古代乐器或军号等发出的声音。
六朝: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这里泛指古时繁华盛世。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过去时光。
唯诗在:只剩下诗歌作为历史的见证留存下来。
三楚:古代楚地分为西楚、东楚、南楚,泛指湖北、湖南及江西等地。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峦。
有雁回:有雁群飞回,描绘自然景象,也寓含季节更替或怀旧之情。
达理:通达事理,明白道理的人。
始应:自当,应该。
尽惆怅:充满惆怅,满怀感慨。
僧闲:闲暇的僧人。
应得:或许会,应该能够。
话天台:谈论天台山,天台山为佛教名山,此处代指佛理或山水之谈。
翻译
不知何人家的炊烟小径长满青苔,金色与碧绿的华丽栏杆从竹丛中显露。
流水悠远,使得山色显得断裂,清脆的猿鸣不时伴随着角声传来。
六朝的明月如今只剩下诗歌留存,三楚的空寂山峦间仍有雁群飞回。
通达事理之人自当满心惆怅,僧人闲暇时或许会谈论起天台山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的山中寺庙景象。"谁家烟径长莓苔,金碧虚栏竹上开"两句勾勒出一条被青苔覆盖的小路,这条小路蜿蜒曲折,就像是在某个隐秘之地绵延开去,而那金碧辉煌的栏杆上却盛开着竹叶,显得分外生机。

接着"流水远分山色断,清猿时带角声来"两句则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自然与静谧交织的场景。流水远去,与山色的边缘相互辉映,而那清脆的猿啼声,不仅增添了一份野趣,更让人感觉到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还是一种听觉上的震撼。

"六朝明月唯诗在,三楚空山有雁回"两句中,诗人借用了历史的长河,将六朝时期的明月与唐代的三楚之地相联系,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缅怀,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永恒不朽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孤寂之情。

最后"达理始应尽惆怅,僧闲应得话天台"两句则是诗人对寺庙中僧侣生活的一种理解和向往。"达理"指的是达到一种悟道的境界,而"尽惆怅"则表明了这种悟道并非易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与思考。而"僧闲应得话天台"则是说僧侣在寺庙中通过禅定和冥想,可以达到一种超脱尘世、交流天机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更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自我修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高士咏·其四樊先生

巢父志何远,潜精人莫知。

耻闻让王事,饮犊方见移。

不欲散大朴,焉能为尧师。

鍊真自轻举,浮世何足遗。

(0)

一公新泉

山下新泉出,泠泠北去源。

落池才有响,喷石未成痕。

独映孤松色,殊分众鸟喧。

唯当清夜月,观此启禅门。

(0)

寄湘幕王重书记

抛掷浟江旧钓矶,日参筹画废吟诗。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髭。

高才直气平生志,除却徒知即不知。

(0)

夜坐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

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

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

(0)

谢阴符经勉送藏休上人二首·其一

事遂鼎湖遗剑履,时来渭水掷鱼竿。

欲知贤圣存亡道,自向心机反覆看。

(0)

霅上宴别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

笙歌留远棹,风雨寄华堂。

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

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