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濒死荷戈馀,社稷犹思再埽除。
指佞朝廷惟汲黯,存亡时势异申胥。
秋来草没宫门路,夜半镫寒屋漏书。
要识艰危成节概,不随流俗在平居。
直言濒死荷戈馀,社稷犹思再埽除。
指佞朝廷惟汲黯,存亡时势异申胥。
秋来草没宫门路,夜半镫寒屋漏书。
要识艰危成节概,不随流俗在平居。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为胡奎若藏的黄石斋自书五言诗迹所作的题后诗。诗中表达了对黄石斋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与敬仰。
首联“直言濒死荷戈馀,社稷犹思再埽除”,描绘了黄石斋在生死边缘仍坚持战斗,心系国家,渴望再次为国家效力的情景,展现了其忠诚与勇敢。
颔联“指佞朝廷惟汲黯,存亡时势异申胥”,以历史人物汲黯和伍子胥为例,汲黯敢于直谏,而伍子胥则因形势变化而选择不同的道路,暗示黄石斋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时,能够坚守正直,不畏强权。
颈联“秋来草没宫门路,夜半镫寒屋漏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象征着黄石斋在政治斗争中的孤独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他不畏艰难,坚持自我。
尾联“要识艰危成节概,不随流俗在平居”,强调了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一个人的品格和节操才是最宝贵的,表达了对黄石斋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的赞扬。
整首诗通过对黄石斋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勇敢、正直等传统美德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