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
《蝉》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0)
注释
以:因。
薄宦:指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
君:指蝉。
警: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翻译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鉴赏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两句,通过对蝉蜕始终难以充盈、无休止鸣叫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易满足的情感状态。

接着,“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蝉鸣声随风断续的景象。蝉鸣虽小,却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诗人对细微之物的观察与感受。

“薄宦梗犹汎”一句,以蝉蜕轻薄而坚韧不拔比喻仕途浮沉,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沉浮无常的感慨。随后,“故园芜已平”则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留恋,故园虽已荒芜,但在心中依旧是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最后,“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的提醒和自我的反省。通过蝉鸣声的警示,诗人提醒朋友要时刻保持警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纯净无暇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蝉蜕这一小小生灵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其三

莫为槎头忆汉阴,长桥南下可开襟。

采芝试听山人曲,伐木应知长者心。

江夏米无阳羡好,巨区水似洞庭深。

勿言少贱无知己,草泽中间有赏音。

(0)

送马学士

人间何处是蓬瀛,翰苑相传近玉清。

苍藓阶除春雨合,绿槐庭院午风轻。

安眠竟夕无宣诏,读史随人有品评。

今日长卿仍姓马,又因消渴暂南行。

(0)

用韵荅白岩

谁说东迁意不如,青山重叠绕吾庐。

可怜京国繁华地,还似江村水竹居。

蛛网未应封笔砚,燕泥偏欲涴琴书。

愿公广厦成千万,大庇穷人喜有馀。

(0)

登鸡鸣塔次白岩二首·其一

浮屠高倚石头城,不信慈恩独擅名。

万里空濛看雁过,一声咿喔听鸡鸣。

长江细浪添春雨,半壁斜阳弄晚晴。

搔首问天知不远,碧云深处有人声。

(0)

宿安平驿

昔年逢险厄,今夜宿安平。

流水船前过,微风树底生。

入云孤鸟影,隔岸一蝉声。

追忆樯倾日,中宵梦亦惊。

(0)

听琴联句赠允恭二尹·其一

载鼓瑶琴见故情,相逢青眼倍分明。

采芳正忆猗兰远,感旧尤怜别鹤清。

流水高山千古意,玉壶冰壑一乡评。

杏庄重结新莲社,岁晚频过不负盟。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