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两句,通过对蝉蜕始终难以充盈、无休止鸣叫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易满足的情感状态。
接着,“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蝉鸣声随风断续的景象。蝉鸣虽小,却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诗人对细微之物的观察与感受。
“薄宦梗犹汎”一句,以蝉蜕轻薄而坚韧不拔比喻仕途浮沉,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沉浮无常的感慨。随后,“故园芜已平”则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留恋,故园虽已荒芜,但在心中依旧是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最后,“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的提醒和自我的反省。通过蝉鸣声的警示,诗人提醒朋友要时刻保持警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纯净无暇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蝉蜕这一小小生灵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