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漠漠芰荷稠,水国芳春不胜秋。
空有棹歌人不见,晚风一曲去悠悠。
平湖漠漠芰荷稠,水国芳春不胜秋。
空有棹歌人不见,晚风一曲去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静湖面上的荷花景象。"平湖漠漠芰荷稠"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湖水与芰荷交织的宁静画面,"稠"字用得好,形容了荷花茂密而有层次感。紧接着的是"水国芳春不胜秋",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尽管春天荷花盛开,但却无法与秋天的丰富景色相比,这里可能蕴含着诗人对季节更替、自然界生命力度的深刻感悟。
下两句"空有棹歌人不见,晚风一曲去悠悠"则转换了画面,从视觉到听觉,从静态到动态。"空有棹歌人不见"表达了一种寂寞和失落,似乎在期待着有人能够欣赏这份美景并且留下赞美的诗句,但却渺无人烟。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交流的渴望。末了,"晚风一曲去悠悠"则是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声音的描绘,晚风轻拂,带走了一天中最后的歌声,留下的是无尽的悠长回音。
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其诗作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荷花景象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心境。
百感填胸,千端交集,泪眼能晴。
处危崖欹树,谋存完卵;弱弓微缴,强护孤城。
心力俱疲,惊魂几断,为问重泉知未曾。
凭谁报,只孤忠苏武,卧雪餐冰。
笙歌此日閒庭,对烛影炉烟怕不经。
任春娇妙技,翻澜蝶翅;王乔仙谱,脆炙鹅笙。
笑语空喧,欢容莫睹,未若当年菽水承。
歌须止,有中山在座,涕泪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