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分身利有情,驴腮马颔实难明。
有时闹里聊伸手,意在钩头不在星。
百亿分身利有情,驴腮马颔实难明。
有时闹里聊伸手,意在钩头不在星。
这首诗名为《送化主(其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崇岳。诗中以"百亿分身利有情"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佛家所说的慈悲为怀,如无数化身普度众生的情怀。接着,"驴腮马颔实难明"一句,通过比喻,暗示佛法深奥,非一般人所能轻易理解,需要用心体会。
"有时闹里聊伸手"进一步表达了禅宗的机锋,即使在世俗的喧嚣中,佛法也并非远离尘世,而是寓于日常生活中。最后一句"意在钩头不在星"揭示了佛法的关键在于领悟其内在真谛,而非追求表面的仪式或外在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以生动的比喻和日常情境,传达了佛教的智慧与修行之道。
听说竹楼好,佳地占黄冈。
月波相接,俯临江濑挹山光。
急雨檐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阒兴尤长。
琴调更虚畅,诗韵转清扬。
公退暇,披鹤氅,戴华阳。
手披周易,消磨世虑坐焚香。
缥缈烟云竹树,迎送夕阳素月,胜概总难量。
欲辨骚人事,瀹茗漱清觞。
蜀道登天。
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猿与鹤,莫攀缘。
九折耸岩峦。
算咫尺、扪参历井,回首长叹。
西游何日当还。
听子规啼月,愁减朱颜。
连峰天一握,飞瀑壑争喧。
排剑阁,越天关。
豺虎乱朝昏。
问锦城,虽云乐土,何似家山。
知章骑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圆。
汝阳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鲸吸长川。
潇洒宗之,皎如玉树,举盏望青天。
长斋苏晋爱逃禅,李白富诗篇。
三杯草圣传张旭,更焦遂、五斗惊筵。
一笑相逢,衔杯乐圣,同是饮中仙。
单衾寒引画龙声。
雨初晴。
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
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堪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