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无永昼,北方多苦寒。
负暄意颇适,容膝居亦安。
啸傲长者辙,崔嵬切云冠。
道书异俗味,稚子同大欢。
不觉老将至,安知利害端。
南极无永昼,北方多苦寒。
负暄意颇适,容膝居亦安。
啸傲长者辙,崔嵬切云冠。
道书异俗味,稚子同大欢。
不觉老将至,安知利害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敞在寒冬中享受阳光的温暖与宁静生活的场景。首句“南极无永昼,北方多苦寒”点明了季节与地域特征,暗示了环境的严酷。接着“负暄意颇适,容膝居亦安”两句,诗人以自我的体验,表达了对冬日阳光的特别喜爱和对简陋居所的满足感。
“啸傲长者辙,崔嵬切云冠”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前辈的洒脱姿态,另一方面则通过“崔嵬切云冠”这一形象,展现了对高远理想境界的向往。这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道书异俗味,稚子同大欢”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价值取向。他将阅读道家经典视为与世俗不同的乐趣,而与孩子们的快乐则是共同的,强调了精神追求与家庭幸福的和谐统一。
最后,“不觉老将至,安知利害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他似乎在说,岁月不觉已老,世事的利弊得失并非一成不变,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存的追求。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桃花行》【清·曹雪芹】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https://shici.929r.com/shici/1T98QJr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