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门引/青门饮.春思》
《青门引/青门饮.春思》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词  词牌: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0)
注释
乍暖:天气骤然暖和起来。
庭轩:庭院和走廊。
清明:节气名,约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
中酒:喝醉了酒。
去年病:指去年喝醉了酒,即中酒。
楼头画角:指谯楼(城门上的望楼)上的画角。
画角,绘有彩画的军中号角,多以竹木或皮革制成。
重门:一道道门户。
翻译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着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时,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愁绪,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首句“乍暖还轻冷”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气候特点,既有温暖之意,又不免带着几分凉意,反映了一种情感上的微妙变化。

接着,“风雨晚来方定”则是对外界自然景象的描绘,风雨过后天空渐趋宁静,这种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都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平静的心态。紧接而来的“庭轩寂寞近清明”则是对室内环境的刻画,寥寥无几的花朵和残留的酒,都是过往美好时光的遗迹,而“又是去年病”一句,则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的健康状况,也许是在暗示着某种情感上的创伤或身体上的不适。

“楼头画角风吹醒”这一句,通过楼头飘动的画角和轻拂过来的风,传达了一种被唤醒的情绪,或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可能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接受。紧接着,“入夜重门静”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夜晚到来之后的一种封闭与宁静的追求。

最后两句“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询问自己是否还能承受更多的孤独与寂寞,而明月则成为了这种情感的见证。隔墙而立,秋千的影子穿越了空间的界限,这一幕无声的对话,更凸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孤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题鱼篮观音图·其一

篮里鱼肥锦吐腮,沙头不许价高抬。

世间谁识端严相,璎络何消露出来。

(0)

题广信府李经历仲谋所藏画·其五把菊图

解印归来事已非,秋深霜菊锦成围。

秫田两顷都为酒,林下何须候白衣。

(0)

题竹

山中留得岁寒枝,冰雪棱棱不受欺。

莫道此君无变化,春雷唤起箨龙儿。

(0)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其九

万树嵯峨重压枝,可怜冻吻不成诗。

天光大窖炉无火,正是苏卿握节时。

(0)

同通判李德高相公雪中·其七

隔屋女娘歌竹枝,凄凄秖似少年诗。

浅斟低唱微微醉,如在绡金帐里时。

(0)

题山水卷

?霭云烟涧壑深,双松如盖翠阴阴。

山中近日知音少,石上谁弹绿绮琴。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