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鞭驱马五陵春,生是人家最少人。
未有虬须先捋颌,爱舒猿臂每呈身。
口嫌鲁酒难成醉,衣泥胡姬为拂尘。
却笑腐儒藏牖下,十年缝掖自伤贫。
玉鞭驱马五陵春,生是人家最少人。
未有虬须先捋颌,爱舒猿臂每呈身。
口嫌鲁酒难成醉,衣泥胡姬为拂尘。
却笑腐儒藏牖下,十年缝掖自伤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放荡不羁的少年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生活态度。
首句“玉鞭驱马五陵春”,以“玉鞭”和“五陵春”开篇,营造出一种豪迈而略带奢华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背景。接着,“生是人家最少人”,则点明了这位少年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在于他的身份或财富,更在于他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未有虬须先捋颌,爱舒猿臂每呈身”,这两句通过外貌和动作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了这位少年的特立独行。虬须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而他却在未长出虬须时便开始捋下巴,这显示出他的不拘小节和对传统的不屑一顾。同时,“爱舒猿臂每呈身”则通过模仿猿猴的动作,表现了他的自由自在和对束缚的反感。
“口嫌鲁酒难成醉,衣泥胡姬为拂尘”,这两句则从语言和行为上揭示了这位少年的内心世界。他表面上嫌弃鲁地的酒难以让他沉醉,实际上可能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而他让胡姬为他拂去衣上的泥尘,则既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他生活的随意和不拘小节。
最后,“却笑腐儒藏牖下,十年缝掖自伤贫”,是对社会上那些守旧、拘泥于传统的人的讽刺。这位少年以嘲笑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人的不满,认为他们如同躲在窗户下的腐儒,十年苦读却依然贫穷,没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敢于挑战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真我价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