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忽已及花朝,谁分春怀更寂寥。
身似凫鹥还共泛,聚同麋鹿不须招。
岸花濯雨光逾媚,谷鸟临风韵更娇。
醉后可能宽潦倒,十千容易向君消。
春光忽已及花朝,谁分春怀更寂寥。
身似凫鹥还共泛,聚同麋鹿不须招。
岸花濯雨光逾媚,谷鸟临风韵更娇。
醉后可能宽潦倒,十千容易向君消。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与友人泛舟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欢愉。首句“春光忽已及花朝”点明时节,春光正好,花期将至,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着,“谁分春怀更寂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春日短暂。
“身似凫鹥还共泛,聚同麋鹿不须招”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水鸟凫鹥,与友人一同泛舟于水上,又以麋鹿自喻,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无需刻意邀请,自然相聚。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岸花濯雨光逾媚,谷鸟临风韵更娇”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之景,雨水洗净的岸边花朵更加娇艳,山谷中的鸟儿在微风中鸣叫,声音更加悦耳动听。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映衬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最后,“醉后可能宽潦倒,十千容易向君消”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酒醉之后能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友人共享欢乐时光的愿望。这里的“十千”是古代货币单位,象征着丰富的物质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泛舟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蔚彼高树林,上有双鸣禽。
请君罢欢宴,听妾白头吟。
儿时同里居,追逐亭台下。
妾弄青丝绳,郎骑碧竹马。
十六始嫁君,花靥垂两鬟。
宛转郎左右,何时不可怜。
妾意尚疑新,郎心忽已旧。
不是故情疏,自是新恩厚。
玉台对明镜,红颜未应老。
炎天弃团扇,凉风何太早。
君如云中雁,妾如枝上花。
雁飞自有处,花落向谁家。
戚戚复戚戚,世事不可必。
但恨识君初,两心望如一。
含情欲谁语,揽涕背人流。
君心如明月,不照妾心愁。
道逢故家人,寄书予父母。
嫁女事贵人,不如田家妇。
田家虽苦辛,白头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