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山寺次韵子封先生》
《宿山寺次韵子封先生》全文
元 / 善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暝投云际寺,深殿一灯微。

海底月已出,山中僧未归。

涧声经雨急,林影入秋稀。

明发寻征道,还愁露湿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投宿于山中寺庙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暝投云际寺,深殿一灯微”,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夜幕降临,诗人行至云端之上的寺庙,只见深殿之中仅有一盏微弱的灯火,照亮了四周的寂静,为整首诗定下了清冷而宁静的基调。

颔联“海底月已出,山中僧未归”,巧妙地运用了“海底月”这一意象,既指实际的月亮从海面升起,也暗喻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的思念。同时,与“山中僧未归”形成对比,暗示了寺庙的空旷与僧人的不在场,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感。

颈联“涧声经雨急,林影入秋稀”,通过描写雨后山涧的急流和秋日林间的稀疏光影,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动态美。雨后的山涧水声更加清晰,林间的光影在秋风中显得格外稀疏,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尾联“明发寻征道,还愁露湿衣”,表达了诗人清晨将要启程,继续前行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旅途艰辛的担忧。露水湿衣象征着旅途的不易,预示着诗人即将面对的挑战与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宁静与美的追求,也有对未知与挑战的勇气,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善住
朝代:元   字:无住   号:云屋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猜你喜欢

登晴川阁

帆影高低过石头,看云合上几层楼。

空江易作三春雨,古岸微同六代秋。

大别山于窗牖入,武昌城向画图收。

登临不用伤怀抱,矶下何人著钓钩。

(0)

梦有持画卷者属余题诗醒忘其一二语因补成之·其二

渔翁应解爱烟霞,截竹编茅野作家。

雨后南溪春水涨,青帆一片出桃花。

(0)

题杨柳·其四

莫为春愁减带围,风前弱缕尚依依。

伤心最是红桥路,宝马钿车乱后稀。

(0)

和友人韵

荒城落日空千堞,堞外秋飞燕影双。

几片残霞归暮岭,无边黄叶下寒江。

昔年说剑曾无敌,此夜论文未肯降。

兴尽顿忘更漏永,风吹凉月照银釭。

(0)

杂诗·其三

陌上草青青,陇头烟霭霭。

行歌田野间,春风拂衣带。

野雀集蓬蒿,蛙声满沟浍。

小蝶无随人,平楚郁松桧。

日午闻鸡鸣,村妇向田外。

桑麻四望稠,衣食真足赖。

(0)

过南赣

双江清见底,还绕古虔州。

水势奔滩险,风烟接瘴愁。

菜花开野岸,梅片落汀洲。

岁暮嗟行役,征帆去不留。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