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
《湖上》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水照湖心鹤,风吹石畔莲。

渺瀰谁复到,形影但相怜。

树送千家雨,天浮一片田。

红菱如可采,为借女郎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面上宁静而幽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首句“水照湖心鹤”以鹤在水中倒影的姿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鹤的高洁形象与清澈的湖水相互映衬,赋予画面以生命和灵性。接着,“风吹石畔莲”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莲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轻柔与美丽。这两句通过鹤与莲的形象,构建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渺瀰谁复到,形影但相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湖面的广阔与寂静似乎让人感到孤独,但在这孤独之中,鹤与莲却彼此相依,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联系与怜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后两句“树送千家雨,天浮一片田”转而描绘了雨中的景象,树木在雨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将雨水送至千家万户。而“天浮一片田”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天空比作广阔的田野,暗示着雨水滋润大地,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丰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自然和谐的赞美。

最后,“红菱如可采,为借女郎船”以红菱作为收尾,既是对前文景象的呼应,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希望借由女子的小船,去采摘那些鲜艳的红菱,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上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美好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移舟城东

厌闻九衢车马喧,泛舟初出城东门。

阴虹吐雨水势怒,河声浩浩如雷奔。

棹工欢呼事拳捷,童稚变色愁惊魂。

济危经险正当尔,安得拱默为希言。

虽无清泠可浣涤,喜见黄浊来原原。

便风催橹两快意,千里万里何足论。

(0)

戏谢师直买伊阳田

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

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

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

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0)

久旱

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

乃知丘陵外,独有五岳尊。

今春苦淫霖,宿麦才廑存。

过夏乃不雨,穷秋气如燔。

象龙杳无艺,巫鼓空屡奔。

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

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

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

此事亦神羞,谁能叫其阍。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

(0)

拟古六首·其六

老莱隐穷楚,因与时世隔。

暮归怪车辙,夜起避山泽。

若人不可见,况肯低颜色。

安知丛台下,一旦三千客。

西边竟不还,嗟哉少良画。

(0)

句·其十八

说文黄葵常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

(0)

句·其六

城角日高人寂寞,小庭行遍拾桐花。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