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
乃知丘陵外,独有五岳尊。
今春苦淫霖,宿麦才廑存。
过夏乃不雨,穷秋气如燔。
象龙杳无艺,巫鼓空屡奔。
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
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
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
此事亦神羞,谁能叫其阍。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
山城带嵩高,常候嵩高云。
云兴似焚柴,雨注如翻盆。
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
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
乃知丘陵外,独有五岳尊。
今春苦淫霖,宿麦才廑存。
过夏乃不雨,穷秋气如燔。
象龙杳无艺,巫鼓空屡奔。
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
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
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
此事亦神羞,谁能叫其阍。
登高望连峰,正见朝烟昏。
这首诗描绘了长时间干旱给山城带来的严峻影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缭绕、雨水稀少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农田荒芜、生计艰难的社会状况。诗中通过“田莱数百里,下泽犹平原”、“虽有耕凿勤,不如霢霂恩”等句子,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收成无望的同情,以及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哀此民生微,所赖刍狗仁”一句,深刻揭示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生活的脆弱与无助,以及对仁慈与救助的期盼。诗人进一步指出,只有五岳这样的自然之尊才能庇佑万物,而当前的干旱问题却无人能解,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枯萎,百姓陷入困境。
最后,“豆苗落为萁,藜莠乘冬温”形象地描绘了农作物遭受破坏的情景,而“黔首困粒食,或有茹草根”则反映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的悲惨现实。诗人通过“卖牛供租赋,不忍闻此言”表达了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并对社会不公表示了无奈与愤怒。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是一首具有强烈人文关怀色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