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赵孟益游西山寺》
《次韵赵孟益游西山寺》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佛何为者占崔嵬,引得骚朋蹈险来。

洗钵有泉披草见,入门无径凿岩开。

避人幽鸟毛生样,守屋残僧面死灰。

自是世閒心绝处,灵山无分莫徘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àomèngyóu西shān
sòng / chénzhù

wèizhězhàncuīwéiyǐnsāopéngdǎoxiǎnlái

yǒuquáncǎojiànménjìngzáoyánkāi

rényōuniǎomáoshēngyàngshǒucánsēngmiànhuī

shìshìxiánxīnjuéchùlíngshānfēnpáihuái

翻译
佛塔巍峨为何立,引来文人墨客冒险前来。
泉水洗净僧人的饭碗,隐藏在草丛中发现,入门之路需凿岩开辟。
避开人群的幽静鸟儿,羽毛如生,守屋的老僧面容枯槁如死灰。
这里是尘世中远离纷扰的净土,无缘亲近灵山,就不要在此逗留徘徊。
注释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骚朋:指文人墨客。
洗钵:僧人洗涤餐具。
凿岩:挖掘岩石以开通道路。
幽鸟:生活在僻静处的鸟。
面死灰:形容面容憔悴,如死灰一般。
心绝处:内心清净、超脱世俗的地方。
灵山:佛教中的圣山,象征着精神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赵孟益游西山寺》,通过对西山寺的描绘,展现了其偏远而幽静的环境。首句“佛何为者占崔嵬”,以疑问的方式引出寺庙坐落在险峻之地,暗示了其独特的位置。接下来的两句“洗钵有泉披草见,入门无径凿岩开”,细致描绘了寻找寺庙的过程,泉水需要拨草探寻,入口隐藏在未经开发的岩石中,增添了寻访的神秘感。

“避人幽鸟毛生样,守屋残僧面死灰”通过描绘幽鸟和面容枯槁的僧人,渲染了寺庙的清寂与僧人的隐遁生活。最后两句“自是世閒心绝处,灵山无分莫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的向往,劝诫人们若无缘亲近这样的灵山,就无需过多留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山寺的环境和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敬仰和对世俗纷扰的疏离。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读南坦寄示辞疏二首·其二

出入三朝未二毛,南归琴剑一轻舠。

鸿私暂乞台臣假,温旨长徵国士遭。

开社肯劳招六逸,结亭先拟近三高。

悬知芳思东篱外,何日江邮寄和陶。

(0)

期西轩少保游东岩寺承以诗见酬次韵奉答四首·其三

共嗟山相逸,却讶地仙行。

密座惭联璧,投诗乏报琼。

忘机林鸟过,照眼水云生。

谁道江湖远,悠悠世上情。

(0)

舟中和张天益二首·其一

风前箫鼓落滩声,云际孤帆逐鸟轻。

秋满残林初送雨,夜严荒徼渐传更。

无心更著江湖记,庞俗曾闻山海经。

惟谢同行张博望,一尊遥为寄高情。

(0)

芦田市和韵

物情颇逐蘧蘧梦,野意时闻浩浩歌。

天上自纡黄鹄路,江南无限白鸥波。

石滩放鹢春风急,沙市来牛莫雨多。

梅柳亦关兵火恨,苍烟回首奈愁何。

(0)

至日和峰湖却寄子章弟

气候天南不似冬,鬓容临镜却飞蓬。

江山骨肉孤舟别,阊阖簪裾万国同。

莲漏渐辞长夜刻,兰丛儗觑小春红。

老予独有惊时感,缓带行吟款款风。

(0)

秋兴和郑希大·其八

满城榕叶坐寒庭,却恨高贤叹独醒。

僻性未能随候改,回风谁遣带秋听。

英雄佐世须行役,魑魅依人亦效灵。

茅屋数椽南海曲,松阴开处粤山青。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