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君子,隐居种竹。截简著书,垂竿钓玉。
委顺暮年,孰继芳躅。二子秀发,郁若篬筤。
文章云锦,节操冰霜。图诸座右,庶几羹墙。
昔有君子,隐居种竹。截简著书,垂竿钓玉。
委顺暮年,孰继芳躅。二子秀发,郁若篬筤。
文章云锦,节操冰霜。图诸座右,庶几羹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君子的隐逸生活,他选择在竹林中过着宁静的生活,以竹简为笔,著书立说,闲暇时则持竿垂钓,仿佛在寻求生活的真谛。随着岁月流逝,他期待后人能继承他的高尚品德和学问。诗人特别提到两位年轻人,他们的才华如同初生的竹笋般生机勃勃,文章如锦绣,品行如冰霜,令人赞赏。诗人将他们的形象置于座右,希望他们能成为家族和社区的榜样,为世人所敬仰。整首诗赞美了隐士的风范和后继者的优秀,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后代教育的期望。
春意幐芳陌。倚斜阳、墙头盼望,杏花红拆。
何限才人多情兴,偏喜嫣红淡白。
只半臂、轻寒休惜。
绣幕珠帘重重地,况蓬山、无复珠帘隔。
恩宠重,拜鸾掖。锦官城上明蟾夕。
看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
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
正长夜、歌筵人寂。
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余残碣。
挥翰处,草齐额。
绵濛二月如酥雨,做出销魂天气。
更独客、冷清清地。拚只向、红篝倚。
灯灺香焦,天寒酒醒,往事难提起。
想那日、元夜迷藏,禊日秋千,人在绿杨丝里。
更当初、戟门嬉戏。一部烟花轶记。
帘畔分钗,屏间惜曲,无限恹恹意。
便海棠月上,夜深谁放花睡。
奈几年、飘零羁旅,已隔千山万水。
昨岁铜街,记曾一见,隐隐卓金车子。
恰柳花如梦,又早香输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