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诉衷情.七夕和竹樵翁二首·其二》
《诉衷情.七夕和竹樵翁二首·其二》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诉衷情令

天孙笑语谢人间。吹落碧云端。

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陈玉盒,捧金盘。

露华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贵神仙。

(0)
鉴赏

这首词以七夕为背景,借天孙(即织女)之口,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天孙笑语谢人间",织女对人间的琐碎与烦恼报以微笑,似乎在说人间的喜怒哀乐对她而言不过是云淡风轻的存在。"吹落碧云端",这一句描绘了织女轻轻一挥手,便让云彩飘散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接下来的"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则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感慨。织女似乎在责怪人间的男女过于沉溺于情感之中,无法自拔。这种情感的缠绵,在她看来或许太过琐碎,不够宏大或深邃。

"陈玉盒,捧金盘。露华寒",这几句描绘了织女精心准备的场景,她用珍贵的玉盒和金盘装点着礼物,但此时的露水已带着寒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这里不仅展现了织女的细心与美好,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的"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贵神仙",则是织女对人间生活的建议或愿望。她似乎在说,不如将人间的生活整理得井井有条,追求一种既富有又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即富贵与神仙的结合。这既是对人间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织女的视角,以七夕为引子,探讨了人世间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浪漫色彩。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一枝春.人日,题“玉戏图”,同人取梅花枝上积雪印糕相饷遗夫子,戏作此图

乱积梅枝,压檐低、欲折琼花清玩。

东风乍起,不是飞绵香软。

纤纤素手,谩摇向、翠盘零乱。

但洗出、一片红芳,袅袅占春一半。妆成羡它星粲。

染脂痕、却是佳人曾惯。草堂寄与,莫道春情犹浅。

春留甚处,想此夕柳眉应展。

消几许、帘外湘云,伴人深院。

(0)

虞美人.春感

春来春去当春仲。旧事如春梦。无情绿柳系相思。

不尽江头流水、去迟迟。吴宫楚馆今谁在。

叹息年华改。一朝风雨暗芳洲。

白日光辉何处、照重楼。

(0)

菩萨蛮.题巫娥小像

巫山月落枫林黑。朝云暮雨寻无迹。何处楚阳台。

美人来不来。风鬟兼雾鬓。谁写天然韵。

一笑记曾逢。昨宵残梦中。

(0)

浪淘沙

窗外雨潇潇。只在芭蕉。惹人愁思又今宵。

寒逼罗帷莲漏永,睡鸭香飘。把卷费推敲。

烟水苕苕。玉人何处数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魂销。

(0)

高阳台.赠仲可,用夔笙韵

放酒酬莺,驮香信马,襟欢尚忆芳时。

坐暝帘栊,一词商遣灯知。

暖尊回照江湖梦,更何人、掌上腰肢。

怪阑荃、不共春娇,却话年迟。

晦潇廿载飘萍侣,记湘弦警夜,乡语何其。

眨眼斜阳,玉窗谁弄参差。

坠巢劳燕惊相讯,道浮生、不是无涯。

唤吴船、访柳湖西,莫任东吹。

(0)

清平乐.拙词编就,感赋三阕·其一

新词几卷。已擅人间艳。料得此身无可遣。

尽著香凄粉怨。海波卷过天东。阵云妖血腥红。

一例哑哑唶唶,鹃愁诉与东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