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全文
清 / 曾廉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春意幐芳陌。倚斜阳、墙头盼望,杏花红拆。

何限才人多情兴,偏喜嫣红淡白。

只半臂、轻寒休惜。

绣幕珠帘重重地,况蓬山、无复珠帘隔。

恩宠重,拜鸾掖。锦官城上明蟾夕。

看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

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

正长夜、歌筵人寂。

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余残碣。

挥翰处,草齐额。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是清代词人曾廉所作,以红杏为引子,吊唁宋尚书,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词中描绘了春日里杏花盛开的景象,“春意盎然,芳陌斜阳”,诗人倚在墙头,眺望杏花,红白相映,美不胜收。接着,词人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感叹“何限才人多情兴”,表达了对宋尚书才华与情感的赞美。词中运用“半臂轻寒”、“绣幕珠帘”等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锦官城上明蟾夕”一句,将时间推移到夜晚,月光洒在锦官城上,更添几分静谧与神秘。词人通过“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盛况,而“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

最后,“正长夜、歌筵人寂”转折,暗示宴会的结束,夜深人静,只有词人的思绪在飘荡。词人以“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余残碣”表达对宋尚书功绩的追忆与怀念,即使岁月流逝,其名声依然流传。结尾“挥翰处,草齐额”则点明了词人自己在文字间寄托哀思,表达了对宋尚书的深切悼念之情。

整首词以红杏为线索,贯穿历史与现实,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曾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小儿刊归自宛陵喜甚成诗三十韵

吾家自曾高,善积岂一日。

尔祖工辞章,论议抱经术。

我亦学弓冶,少小弄文笔。

汝兄今有儿,束发行授室。

义方稍加训,书种恐未失。

汝亦千里驹,似有趻踔质。

顷为国子弟,两战一败黜。

犹复胜端舒,不识六与七。

胡为久别离,嘉月六换律。

去时春气温,飞燕如点漆。

只今秋风高,露草鸣蟋蟀。

老眼望千里,怀抱难尽述。

有时坐如痴,经月发不栉。

酒酸或忘饮,客至亦懒出。

汝书江南来,归计似可必。

翁也望汝怀,疑有后皇橘。

奴婢喜欲颠,精糳治黍秫。

辛勤酿斗酒,待汝解忧慄。

访旧说乡闾,呼儿共梨栗。

念汝童稚时,顷刻不去膝。

况今待汝来,时序恐凛凓。

竹舆听咿哑,云岭走崒嵂。

吾无千金产,遗汝使汝逸。

惟有骪骳文,待汝成卷帙。

二事倘可了,馀亦遑暇恤。

是时新堂成,小室颇温密。

夜席照寒灯,红炉共呫哔。

皇天既休老,谢事即移疾。

汝当著归鞭,快马追健驿。

(0)

九江初识水仙二首·其二

天香不染麝煤烟,家近龙宫宝藏边。

世上铅华无一点,分明真是水中仙。

(0)

寄李安州未得别后书二首·其一

未得安州信,空添楚水秋。

雁寒飞不到,江远望难休。

去国双红旆,携家两白头。

可能无一字,分慰老人愁。

(0)

次韵范元卿题友山堂

人间南北无同异,四海苍生俱一世。

借令卖友取封侯,一掷成卢亦儿戏。

东平风度人所难,不将白眼看青山。

少年结客知无益,老唤南山相与闲。

人情自是有新故,相好乃能保朝暮。

故人落井已下石,红袖弹筝未移柱。

玉峦排秀天清明,乱峰入眼心先倾。

向来刎颈或蹀血,此地一笑终忘形。

平生爱山心愿见,喜色津津应满面。

宁愁偃蹇不受招,一鹗孤飞谁可见。

(0)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其五

无方可试蓝田玉,空想云庵卧玉屋。

赖有人间百尺楼,下临此地千寻竹。

(0)

时宰生日诗三十绝·其三

秦汉功由百战成,庙堂何代不谈兵。

凌烟阁上从头数,谁解垂衣致太平。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