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贻庐岳陈沆秀才》
《贻庐岳陈沆秀才》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chénhàngxiùcái
táng /

wèilǎoshuāngbìnqínjìng
hǎifāngjiànkōngshānshū

shíwéiquányǎnqiūluòdòngmén
sōuxiánzhēngjūnjiù

注释
儒老:指年老的儒学者。
双鬓:两鬓,这里指头发变白。
勤苦:勤奋辛劳。
竟何如:到底怎么样了,成果如何。
四海:泛指天下,四方。
方:正在。
磨剑:比喻准备战争或斗争。
空山:人迹罕至的山林,这里指隐居之地。
石围:石头围绕着。
泉眼:泉水涌出的小孔或源头。
碧:绿色。
秋落:秋天落叶。
洞门:山洞的入口。
虚:空旷,寂静。
莫虑:不必忧虑。
搜贤:寻找有德才的人,即选拔人才。
僻:偏僻,隐秘。
徵君:征召而不肯出仕的隐士。
旧此居:过去就住在这里。
翻译
作为儒学老人,满头白发,辛苦一生究竟有何成就?
天下人正忙着磨剑准备战斗,我却在空山中独自潜心读书。
泉水环绕着石头,清澈碧绿,秋叶飘落,山洞的门显得空虚寂静。
无需担心因隐居而被埋没,昔日的隐士也是这样居住在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在深山中修炼的宁静生活。"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表达了秀才对学问的执着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儒指的是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则是道家的老子,这里暗示秀才在深山中研习儒、释、道三家的典籍。"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则形象地展示了秀才不问世事,只专注于修身养性和读书学习的生活状态。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石围"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一处泉水被巨石环绕,而"碧"形容泉水清澈见底;"秋落洞门虚"则是说到了秋天,大自然的色彩变得单调而深远,洞门前的景象显得空旷而又静谧。

最后两句"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表达了诗人对秀才的鼓励和期待,不必担心世俗对你的评价,因为你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里是你修养身心的地方。整首诗通过秀才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吟坛老将

久排大阵压吟场,横扫诗魔意气扬。

此即冠军真老手,一枝健笔捣三唐。

(0)

纪捷·其三

东转鸡笼外,其名蛤仔难。

蚕丛惊地裂,蛇瘴逼天寒。

蛮獠春旂出,儿童竹马看。

昆崙三鼓夺,未似此行欢。

(0)

兰防即事·其一

兰山一路重巡边,轻坐篮舆便往旋。

溪阔渡舠仍足涉,埔平行犊有车牵。

竹围茅屋疏村落,柘厂砻房小懋迁。

无数荒坪沙压断,稽今失垦又年年。

(0)

兰阳八景

一湾三十里平沙,笑指雕题近水家。

雁起芦边秋涨阔,花疏蓼外夕阳斜。

溪光润带禾千顷,洞口流交树八叉。

盼到月眉围尽处,恍疑晚市聚鱼虾。

(0)

兰城公寓寄兴

竹声萧飒雨声催,惊破幽人午梦回。

拂袖香风木樨放,映窗金色菊花开。

海天已滞三秋后,乡信难逢一雁来。

渺渺予怀添旅闷,兰舟何日渡阳台。

(0)

台湾竹枝词·其十四

金钱花发为郎攀,落尽金钱郎未还。

不敢语郎乡士事,瘴云遮断望夫山。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