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香透已春过,莫妙春工点染多。
蜀地锦机裁色样,洛阳土脉蕴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无人续艳歌。
明月天泽桥上晚,一声不奈杜鹃何。
大花香透已春过,莫妙春工点染多。
蜀地锦机裁色样,洛阳土脉蕴中和。
牙牌有字分奇品,金屋无人续艳歌。
明月天泽桥上晚,一声不奈杜鹃何。
这首宋诗《牡丹花》是董嗣杲所作,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韵味与蜀地与洛阳的独特风情。首句“大花香透已春过”描绘了牡丹盛开后香气四溢,暗示春天即将逝去。次句“莫妙春工点染多”赞美了春天的巧妙手法,使得牡丹色彩斑斓。
“蜀地锦机裁色样”将蜀地的织锦工艺与牡丹的色彩相映成趣,暗示牡丹如蜀锦般绚丽多彩。“洛阳土脉蕴中和”则提及洛阳土壤肥沃,滋养出牡丹的内在和谐之美。接下来,“牙牌有字分奇品”借牙牌上的文字形容牡丹品种繁多,各具特色。
“金屋无人续艳歌”暗指牡丹虽美,但佳人不在,空有美景无人欣赏,流露出一丝寂寞之感。最后一句“明月天泽桥上晚,一声不奈杜鹃何”以夜晚的明月和杜鹃鸟的啼鸣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独自开放在寂静夜晚的怜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宋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欣赏和人生感慨。
五夜灯花重,东风角韵来。
雪悭衣未纩,春早句多梅。
寂历罗门亚,温黁药鼎煨。
老嫌新岁换,病喜旧星回。
郁垒先题版,屠苏后把杯。
书扉无健笔,爆竹有寒灰。
饧楪牙难胶,椒盘眼倦开。
陈人仍惫卧,身世两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