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灯常独坐,瀹茗与摊书。
残月半窗白,寒星彻夜疏。
不眠增昼短,延漏惜冬余。
此意自终古,中怀未忍虚。
篝灯常独坐,瀹茗与摊书。
残月半窗白,寒星彻夜疏。
不眠增昼短,延漏惜冬余。
此意自终古,中怀未忍虚。
这首明代诗人胡宗仁的《夜坐》描绘了夜晚静谧而深沉的景象。诗人独自在篝火旁,一边品茗读书,一边欣赏着窗外的景色。月已西沉,只留下半轮残月洒在窗户上,映照出一片清冷的白色。寒冷的夜空中,星星稀疏而明亮,仿佛在陪伴诗人度过漫长的夜晚。
诗人因无法入眠,察觉到白天的时光因此变得更短,他珍惜这冬季剩余的时光,不愿虚度。这种对时间的珍视和内心的坚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常有的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宁静而坚韧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和时光的深深热爱。
七星岩好。有玉屏遮道。醉石横空似人倒。
倩古松扶起,又花压欹斜,雾半坠、知是酒星难老。
凉风长绕树,黄叶萧骚,似有哀猿镇吟啸。
随步屧,同上崩岩,开凤嗉、弹取箕山现操。
问山鬼、理由总为谁,怀大小丁香,向人含笑。
霜降丰钟鸣,虎啸谷风生。
气类各有召,何况善所徵。
君子际昌期,冠绂趋明庭。
致勤靡夙夜,惟恭秉忠贞。
至诚会感孚,嘉祥聿来应。
众卉悴寒节,贞菊粲前楹。
同叶迸赪蕤,骈芳出紫茎。
动如比翼翔,静若连理荣。
夕下玉堂中,高贤集良朋。
玩赏验至理,讴吟播芬馨。
孰云微植兹,从知兆方兴。
谨始永弗渝,奕世垂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