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礼已周,云和将变。爰献其醑,载迁其奠。
明德逾隆,非馨是荐。泽沾动植,仁覃宇县。
月礼已周,云和将变。爰献其醑,载迁其奠。
明德逾隆,非馨是荐。泽沾动植,仁覃宇县。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描述祭祀活动的情景。"月礼已周,云和将变"表明祭典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天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庄重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爰献其醑,载迁其奠"则具体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即献上祭品和移动祭器。这些动作体现了古人对祖先的尊崇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祭祀礼仪的复杂与庄重。
"明德逾隆,非馨是荐"表达的是赞美祖先功德高尚,并不是简单的香火供奉。这里强调了祭祀活动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对祖先英明德行的缅怀和颂扬。
最后两句"泽沾动植,仁覃宇县"则将祭祀的意义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意味着 祖先的恩泽如同雨露一般滋润万物,正如诗人所表达的那样,祖先的仁德遍布四方,包容了整个国家。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历史传统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通过祭祀活动,人们试图与宇宙和谐共处,同时也强调了道德观念在维系家族与国家秩序中的作用。
老去苦无悰,春还暂真赏。
念无俗虑侵,得以山林往。
寻幽喜人远,习静憎禽响。
东风日暄和,触事全胜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