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亭空卧石龙,入门鼍鼓震逢逢。
六朝冠冕埋孤塔,七宝幡?占故宫。
借剑生前谁斩佞,震堂死后尚旌忠。
暮潮西上东风急,满目山河落照红。
曲水亭空卧石龙,入门鼍鼓震逢逢。
六朝冠冕埋孤塔,七宝幡?占故宫。
借剑生前谁斩佞,震堂死后尚旌忠。
暮潮西上东风急,满目山河落照红。
这首诗描绘了望江亭的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曲水亭空卧石龙,入门鼍鼓震逢逢”以生动的意象开篇,曲水亭旁,石龙静卧,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入门处的鼍鼓声声,激荡着历史的回响。颔联“六朝冠冕埋孤塔,七宝幡?占故宫”则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六朝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只剩下孤塔默默守护,七宝幡影似乎还映照着昔日的皇宫,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颈联“借剑生前谁斩佞,震堂死后尚旌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借剑斩佞,象征着正义与忠诚的力量,即使在生前或死后,这种精神都值得被铭记和颂扬。尾联“暮潮西上东风急,满目山河落照红”以自然景象收束全诗,傍晚时分,潮水西流,东风急吹,满眼望去,山河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火红,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历史的辉煌与哀愁,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赞叹。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
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
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
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
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
曲屏遮断行云梦,西楼怕听疏雨。
研冻凝华,香寒散雾,呵笔慵题新句。长安倦旅。
叹衣染尘痕,镜添秋缕。
过尽飞鸿,锦笺谁为寄愁去。
箫台应是怨别,晓寒梳洗懒,依旧眉妩。
酒滴垆香,花围坐暖,闲却珠鞲钿柱。芳心谩语。
恨柳外游缰,系情何许。暗卜归期,细将梅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