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连朝,春色不知馀几。见筠篮、粉红香腻。
高呼低唤,奈绣帘深闭。料多娇、惺忪犹未。
惜花人早,买得酴醾半蕊。手擎来、燕随莺睨。
兰闺昔日,有翠螺新髻。今教我、寄将谁是。
风雨连朝,春色不知馀几。见筠篮、粉红香腻。
高呼低唤,奈绣帘深闭。料多娇、惺忪犹未。
惜花人早,买得酴醾半蕊。手擎来、燕随莺睨。
兰闺昔日,有翠螺新髻。今教我、寄将谁是。
这首《卖花声·晓起买花有感》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晨起买花时的细腻情感与景象。
开篇“风雨连朝,春色不知馀几”,以风雨连绵的天气背景,暗示着季节的更替,春色渐逝的无奈之情。接着,“见筠篮、粉红香腻”一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出花篮中花朵的娇嫩与香气,引人入胜。
“高呼低唤,奈绣帘深闭”则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以生命,仿佛它们在呼唤着什么,却因被深闭的绣帘阻隔而无法回应。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活力,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遗憾。
“料多娇、惺忪犹未”进一步刻画了花朵在清晨的朦胧状态,似乎还在梦中,等待着阳光的唤醒。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珍惜。
“惜花人早,买得酴醾半蕊”表达了词人对花朵的喜爱与珍视,即使只是半蕊,也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和珍惜。这一句中的“早”字,既指时间之早,也暗示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与追求。
最后,“手擎来、燕随莺睨。兰闺昔日,有翠螺新髻。今教我、寄将谁是”则通过燕子和黄莺的跟随,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花朵,更是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迷茫。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清白信清白,日远扬辉光。
片札世人珍,乞米帖同芳。
堂堂八座尊,候俸制母裳。
邻翁售以宅,昕夕为徬徨。
流传聊彷佛,峙岳悬春旸。
所叹文昭后,高丘柏已戕。
天道不可问,人生惟允臧。
孤凤鶱云汉,谁与之颉颃。
喜夷怒则蹠,人蹠我则夷。
肉糜吾胡饱,羹藜尔岂饥。
甘可使为苦,妍可使为媸。
味不主于口,色非目所司。
有物盘其间,强横踰穷奇。
变化若牛鬼,播弄如儿嬉。
突起千寻障,何论目如离。
能幻舌如马,食蜜胡甘之。
吾生患此物,敬奏主君知。
明灯照奥窔,峭壁捍边陲。
刚刃晃似雪,诛剪靡孑遗。
口目贺且泣,从前何太痴。
夷蹠自有真,饥饱莫相岐。
大夫矫矫龙鹄姿,才华气节倾当时。
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轮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绣斧,风凛霜冽和甘雨。
明有法度幽鬼神,宁能希指滥网罟。
浮云蔽日天听高,江干泽畔空牢骚。
仁人放麑诚不忍,独秉三尺障洪涛。
论定司徒还上书,贤奸皎皎列前除。
炙手气燄有时尽,保全忠谠论非虚。
况看哲嗣绍前修,慰藉虞渊援鲁矛。
啬前丰后较孰胜,且有竹帛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