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家书·其二》
《得家书·其二》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玉塞金河阻去程,醉中尝梦赋西征。

天时不与人心合,独守寒窗数雁声。

(0)
翻译
玉塞金河阻挡了前行之路,醉酒中我曾梦见自己西征。
天时与人意不合,独自守在寒冷的窗前,聆听雁鸣声声。
注释
玉塞:泛指边塞,形容地势险要。
金河:可能指黄河,也可能象征金色的河流,寓意壮丽的自然景观。
去程:出行或远行的路程。
醉中:处于醉酒的状态。
西征:向西出征,比喻远行或追求某种目标。
天时不与人心合:指时机或命运与个人的愿望不符。
寒窗:形容清冷的窗户,常用来表示孤独或寂寞的环境。
数雁声:数着雁群的叫声,表达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塞之地,面对着遥远的金河,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向往。"玉塞金河阻去程"表达了这样的意境,其中“玉塞”指代边疆的坚固,“金河”则是古时对黄河的一种美称,这里象征着通往西域的道路被阻断,显示出诗人对西行的渴望。

接下来的"醉中尝梦赋西征"透露出诗人的豪情与壮志。在酒精的影响下,他似乎在梦中也能体验到向西远征的壮举,这种想象增添了诗中的英雄气息,显示出诗人对军事征战的憧憬。

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有差距。"天时不与人心合"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情感,天气的变化似乎也在提醒着诗人,自然界的无常与人的愿望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紧接着的“独守寒窗数雁声”则描绘了诗人孤独守望的景象。在严寒的冬日里,他独自坐在窗前,只能听到外面偶尔传来的雁叫声,这种寂静与孤单,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隔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中的孤独与向往。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是一首表达边塞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送刘童子

天上麒麟地上行,掌中珠玉月中生。

澜翻六籍吞诸子,声动三公及九卿。

别有诗书真事业,不应童子是勋名。

长成来奏三千牍,桃李春风冠集英。

(0)

南溪山居秋日睡起

客至从嗔不著冠,起来信手揽书看。

小蜂得计欺侬睡,偷饮晴窗砚滴乾。

(0)

云间

倦倚柁楼闻鹤唳,半生此地一经过。

机云故月荒凉宅,湖海新秋浩荡波。

晓?红莲商客市,夜窗白苧女儿歌。

吟边冷被沙鸥笑,衣化京尘鬓亦皤。

(0)

李公

李公白发已如丝,肯惜忠言负主知。

事大不应回一语,知君不作上官仪。

(0)

摸鱼儿.别处梅

向天涯、水流云散,依依往事非旧。

西湖见说鸥飞去,知有海翁来否。风雨后。

甚客里逢春,尚记花间酒。空嗟皓首。

对茂苑残红,携歌占地,相趁小垂手。归时候。

花径青红尚有。好游何事诗瘦。

龟蒙未肯寻幽兴,曾恋志和渔叟。吟啸久。

爱如此清奇,岁晚忘年友。呼船渡口。

叹西出阳关,故人何处,愁在渭城柳。

(0)

声声慢·其一中吴感旧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

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

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

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

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

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

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