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足上高台,茂草变为灰。
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
独足上高台,茂草变为灰。
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独足上高台",开篇便以一只孤独的鸟儿的形象引入,它选择在高台上站立,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有某种决绝与孤独的意味。接着,“茂草变为灰”,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这种转变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可能是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一种隐喻。
“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对家的追寻,但这里的“家”不仅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住所,更可能包含了对归属感、温暖与安全的渴望。朱门,通常指富贵人家的大门,而“当水开”则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着某种期待或希望的开启。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在荒凉与孤独中,鸟儿仍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只鸟儿的视角,展现了生命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孤独与追求,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深邃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一代君臣尽悄然,空遗闲话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何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浦雨连天。
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