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回薄无尽,枫桕萧森有姿。
只拟茅亭那畔,畸人彷佛逢之。
溪山回薄无尽,枫桕萧森有姿。
只拟茅亭那畔,畸人彷佛逢之。
这首诗由清朝皇帝弘历所作,题为《题倪瓒西园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自然之美。
首句“溪山回薄无尽”,描绘了连绵不绝的山脉与蜿蜒曲折的溪流,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无穷无尽的美。这里的“回薄”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了山脉的起伏与溪流的弯曲,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接着,“枫桕萧森有姿”,则将视角转向了画面中的一片枫树与桕树,这些树木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茂密,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萧森”二字,既描绘了树木的繁茂,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只拟茅亭那畔,畸人彷佛逢之。”最后两句,诗人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幅画中,靠近一座茅草亭子,仿佛遇到了一位隐居的异人。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寄托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文人皇帝的独特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羁栖雌鹄妒鸳鸯,卧壁悬鹑损鹔鹴。
借问碧鸡天外影,还入丹凤梦中乡。
乌头自白君自客,雁足空素妾空房。
妾边比翼偏相恼,君处催归可自伤。
轻鹣玉剪初分匹,啼鹃银箸暗成行。
十二鸾钗容续股,三五莺闺枉断肠。
颔燕峥嵘依汉日,鬓鸦萧飒欲秋霜。
愁似三山鹏海阔,精卫丸泥正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