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开最晚,何事伴兰苕。
亦如摩诘叟,雪里画芭蕉。
水仙开最晚,何事伴兰苕。
亦如摩诘叟,雪里画芭蕉。
这首诗以“题水仙兰花”为题,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诗中运用了象征与对比的手法,将水仙与兰花并置,描绘出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
“水仙开最晚,何事伴兰苕。”这两句诗首先点出了水仙花开放的时间较晚,却选择与兰花相伴。水仙与兰花,都是中国传统花卉中的佼佼者,以其清雅脱俗著称。在这里,诗人通过“最晚”与“伴”两个词,不仅描绘了水仙花的生长习性,也隐含了它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
接着,“亦如摩诘叟,雪里画芭蕉。”这一句借用了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的故事,传说他在雪天中画芭蕉,以此来表现其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人将水仙比作王维,暗示水仙如同艺术家一般,即使在逆境或不合时宜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和坚韧的精神。这里的“雪里画芭蕉”,既是对王维艺术成就的致敬,也是对水仙花在特定环境下依然绽放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与兰花的描绘,以及对王维艺术形象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独特艺术追求的向往与赞赏。水仙花在诗中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不屈不挠、独立自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东京多节士,我怀管幼安。
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
子鱼不相谅,高位屡超迁。
腐鼠欲见污,闻之愧心颜。
皓皓由夷姿,迥出两汉前。
彼哉阿世者,变灭同飞烟。
荣华神所戏,贫贱节斯完。
此道匪难知,胡为人不然。
吴兴父子俱能画,捉笔往往追曹霸。
当时托意知为谁,恻怆令人伤此马。
此马虺颓未可轻,昔除八骏天衢行。
綵云禁禦春如海,曾听玉辂和鸾鸣。
一朝谢病离天仗,骨耸毛焦气凋丧。
耻与驽骀竞粟刍,自甘偃卧沙丘上。
孙阳去后苦难逢,寂寞谁加剪拂功。
羁金络玉复何日,顾影怀恩悲晚风。
古来千金市骏骨,况此精神那可忽。
饲䬴重归十二闲,犹堪万里奔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