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其九》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其九》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燕支山属南朝地,胡妇双腮断红媚。

博得明妃一笑来,家家白粉搽高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昭君怨》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九首。诗中以“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为背景,通过“燕支山属南朝地,胡妇双腮断红媚。博得明妃一笑来,家家白粉搽高鼻。”这四句描绘了历史人物王昭君的形象与命运。

首先,“燕支山属南朝地”,点明了昭君的故乡背景,燕支山位于古代南朝地区,暗示昭君出身于边疆之地,与中原文化有所区别。接着,“胡妇双腮断红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君的美貌,尤其是她脸颊上的红晕,既表现了她的异域风情,也体现了她的娇媚动人。这里的“胡妇”指昭君,她作为胡人的女子,却拥有着令人倾倒的美貌。

“博得明妃一笑来”,这一句转折,将读者的思绪从昭君的外在美转向了她的内心世界。昭君的一笑,不仅仅是对美的展现,更是她面对命运抉择时的复杂心情的流露。这句诗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命运融入自然的描绘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昭君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家家白粉搽高鼻”,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对昭君形象的模仿与追捧。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昭君美貌的影响广泛,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审美倾向的讽刺。通过对比昭君的异域美与社会上模仿的“高鼻”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它不仅是一首咏史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咸阳

青门昔傍渭滨行,岂意秋风到渭城。

不尽寒波斜日动,可怜荒野暮云平。

雄图过眼迷三辅,别酒当歌叠四声。

槐里宵深残烛下,还将杂记阅《西京》。

(0)

集徐文在山园

草堂倚绝巇,山色映朝晖。

晴日凝花气,香风到客衣。

霜崖丹树回,竹径碧云飞。

况是登高节,长吟坐翠微。

(0)

题画杂诗·其三

上去江陵下石城,乱帆都向夕阳明。

诗人好为江干写,莫使青莲独擅名。

(0)

戴田有归江南程香升入幕秦中别后登楼玩月乡思转深

墨香萦涤砚,入座愈清辉。

韦柳真诗在,求羊好友稀。

楼高孤月伴,石古乱蓁围。

年老难成寐,家园无梦归。

(0)

往东村

不为省秋稼,何尝欲出门。

斜阳留一岫,疏雨隔前村。

枣尚垂荒陇,桃应落故园。

及时争刈获,野老领儿孙。

(0)

送裙君培

夕阳送君去,浩歌成独还。

君来山窗下,竹石如我闲。

众鸟自栖息,月明溪水间。

柴门复谁待,呼童方闭关。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