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苍山俱是骨,枫丹独树有馀姿。
屋头飞瀑挂不断,兴在忘言拄颊时。
秋老苍山俱是骨,枫丹独树有馀姿。
屋头飞瀑挂不断,兴在忘言拄颊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之美。
首句“秋老苍山俱是骨”,以“秋老”点明季节,用“苍山”描绘山色,通过“俱是骨”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山色的苍劲与深沉,仿佛山体都凝固成了一种坚韧的骨骼,传递出一种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次句“枫丹独树有馀姿”,将视角转向一片红枫,以“枫丹”形容枫叶的红色如火焰般热烈,而“独树”则强调了这抹红的孤独与突出,同时“有馀姿”表达了这棵树不仅色彩鲜明,还别具风韵,为萧瑟的秋景增添了一抹亮色和生机。
第三句“屋头飞瀑挂不断”,将视线拉回人间,描绘了一处隐于山间的屋舍,屋檐之上悬挂着一条瀑布,仿佛永远流淌不息,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力,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和清凉感。
最后一句“兴在忘言拄颊时”,点出了诗人欣赏此景时的心境。这里的“兴”指的是诗人的兴致或情感,而“忘言拄颊”则是形容诗人沉浸在美景中,情不自禁地用手支撑着脸颊,以示对眼前景象的深深陶醉和感慨。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体现了他在欣赏自然时的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有深沉内敛的自然景观,又不乏生动活泼的人文气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日日倚山楼,望云作甘雨。
今朝雨应时,商羊快飞舞。
乔柯翠满帘,新苔绿侵户。
砚床润斑晕,茶鼎含烟缕。
斋居且欣赏,况在农与圃。
因思月馀来,虔祈仗严父。
民歌保赤诚,明神果心许。
弱昧亦何知,解喜岂能语。
敢效《喜雨》篇,欢颜庆庭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