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
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
不睹车马迹,但见麋鹿场。
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
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
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
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
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
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
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
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京城的少年,在遥远万里的旅途中,行走在荒凉的小径旁,他所居住的是简陋不堪的茅屋,那些房屋似乎与山冈相连。诗人没有见到车马的踪迹,只看到麋鹿在野外奔跑。长松树下阴森而萧瑟,丘陵之间已无路可行。
边疆之地缺乏高大的树木,只有萧萧作响的白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悲凉。年华匆匆,日月迅速流逝,一旦离去,便留下无尽的哀愁。
诗中的“悠悠世中人”表达了一种对世人忙碌争斗的无奈感受,而“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则透露了作者对于人情冷暖的洞察。最后几句“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无奈的情感,以及追求内心平静和简单快乐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怀与哲思,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边塞行。
天地黯淡疑古初,远近依约垂冰壶。
楼阁突兀撑蘧庐,林阜参差自萦纡。
极目似接沧溟虚,流水迤逦随城隅。
客舟飘飖帆影孤,紫幕半罩推蓬图。
须臾四面云模糊,舞风片片细和粗。
带雨点点密更疏,阵复一阵低匀铺。
梅腮破红笑卷舒,柳眼含赤窥荣枯。
水鸭飞去投平芜,野雁鸣来落寒芦。
巷妪追逐携双姝,巧花入时压鬓梳。
艳歌逸响吹笙竽,酒酣意气高阳徒。
莼盘快斫松江鲈,茶鼎渐融女墙酥。
驾言旋返日已晡,马骄不羡灞桥驴。
人言雪瑞庆农夫,况此连雪祥可符,黄土耕桑拱行都。
昔在神霄府。是上皇娇惜,便自酣歌醉舞。
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
做弄得、襟情如许。俯仰红尘几今古。
算风灯、泡沫无凭处。即有这,烟霄路。
淮山浙岸潇湘浦。一寻思、柳亭枫驿,泪珠溅俎。
此去何时又相会,离恨萦人如缕。
更天也、愁人风雨。
语燕啼莺莫相管,请各家、占取闲亭坞。
人事尽,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