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山元是读书山,相望麻姑旧醮坛。
梵刹雄誇今日胜,隐居谁作故人看。
閒随米运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宽。
我已经营谢公屐,伫君好去九迁官。
疏山元是读书山,相望麻姑旧醮坛。
梵刹雄誇今日胜,隐居谁作故人看。
閒随米运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宽。
我已经营谢公屐,伫君好去九迁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吕所作,题为《次黄象之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古迹、怀念旧人的诗句。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深厚情感。
"疏山元是读书山"一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指的是某个山名叫做“读书山”,而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文化气息,暗示着这里曾经有人静坐研读。接下来的"相望麻姑旧醮坛"则是描绘了一种对面观赏古老遗迹的情景,这里的“麻姑”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仙女或神秘人物,而“旧醮坛”则是古代祭祀活动的遗留。
第三、四句"梵刹雄誇今日胜,隐居谁作故人看"中,“梵刹”一词带有佛教色彩,可能指的是某种宗教仪式或建筑,而“今日胜”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美。紧接着的“隐居谁作故人看”则流露出一种怀旧情绪,诗人在提问谁是那个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
"閒随米运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宽"这一部分,则是描写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是在描述一处宁静的自然环境,其中“閒随”表达了悠闲随性的情态,“米运川涂迥”则可能指的是河流与田野之间的劳作场景,而“喜入林亭境界宽”则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我已经营谢公屐,伫君好去九迁官”,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我已经营谢公屐"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已经退出了功名场,而“伫君好去九迁官”则是劝慰某位朋友放弃对仕途的追求,去寻找一份更加宁静且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迹的咏叹和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无非无是。好个闲居士。
衣食不求人,又识得、三文两字。
不贪不伪,一味乐天真,三径里。
四时花,随分堪游戏。学些沓拖,也似没意志。
诗酒度流年,熟谙得、无争三昧。
风波歧路,成败霎时间,你富贵。
你荣华,我自关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