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盖忽上澶州城,嵩呼动地声雷鸣。
孤注一掷得全采,莱公手眼原分明。
不尔六飞走楚蜀,岂待高宗弃雨京。
功高谤速易媒糵,好刚使气微骄矜。
瘿相何尝是裴度,文皇早已知魏徵。
建储三言决大计,宰相进贤不用例。
大节无惭社稷臣,廷辩翻输雀鼠智。
张咏临歧教读书,魏野修笺劝避位。
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
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
蜡泪成堆醒大梦,犀带束腰知死期。
欲拜华州相公墓,请读皇祐旌功碑。
御盖忽上澶州城,嵩呼动地声雷鸣。
孤注一掷得全采,莱公手眼原分明。
不尔六飞走楚蜀,岂待高宗弃雨京。
功高谤速易媒糵,好刚使气微骄矜。
瘿相何尝是裴度,文皇早已知魏徵。
建储三言决大计,宰相进贤不用例。
大节无惭社稷臣,廷辩翻输雀鼠智。
张咏临歧教读书,魏野修笺劝避位。
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
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
蜡泪成堆醒大梦,犀带束腰知死期。
欲拜华州相公墓,请读皇祐旌功碑。
这首诗《寇莱公墓》由清代诗人汪仲洋所作,通过对寇准(寇莱公)生平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敬仰。
诗中首先描绘了寇准在澶州城上的壮举,嵩山的呼唤如同雷鸣般震撼大地,形象地展现了他孤注一掷的决心和勇气。接着,诗人通过“六飞”、“高宗”等典故,暗示了寇准在政治斗争中的复杂处境,以及他因功高而招致的诽谤。诗人指出,寇准的刚直性格并非缺点,而是其人格魅力的一部分。通过对比裴度和魏徵,诗人强调了寇准的忠诚与正直,即使在关键时刻,他也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愧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诗中还提到了寇准的日常生活细节,如“张咏临歧教读书”,表现了他对知识的重视;“魏野修笺劝避位”,则体现了他谦逊的一面。然而,寇准最终的命运并未逃脱历史的轮回,诗中以“天书但解献朱能,犊车讵料藏丁谓”表达了对寇准命运多舛的感慨。最后,“蒸羊远饷拂须儿,闭门纵博如当时”描绘了寇准晚年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寇准一生的回顾,不仅赞扬了他的政治才能和人格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复杂。
数声玉笛。唤懒云暗堕,愁春无力。
乍引绿幡,一枕寒香杳难觅。
环佩归来夜悄,空望极、关山行客。
任化作、蝶梦悠扬。和影宿烟驿。消息,更阒寂。
况戍馆闭门,暮角凄恻。
故园谩忆,残月清尊是何夕。
寻向朦胧纸帐,浑怨却、霜天明白。
怕渐渐、飘散了,古菭瘗碧。
穷是诗人例。笑生平、拈花俪草,不过游戏。
造化安排真颠倒,误以才情相忌。
三十载、一寒如此。
乌鹊梁虚鹏路断,剩榴裙血与青衫泪。
啼蜀魄,呼湘鬼。小词近爱温韦体。
把香奁、红情绿意,逐番摹拟。
满幅钗声和玉色,触手粉柔脂腻。
也算住、绮罗香里。
绣榻珠房随意设,看天公、何法将侬制。
填一阕,浩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