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未读柳州论,继世旋看祸乱纷。
讵可长江恃天堑,早教高港覆舟军。
金川守禦终无济,瓜蔓诛夷不忍闻。
一死齐黄难赎罪,独怜气节在斯文。
孝陵未读柳州论,继世旋看祸乱纷。
讵可长江恃天堑,早教高港覆舟军。
金川守禦终无济,瓜蔓诛夷不忍闻。
一死齐黄难赎罪,独怜气节在斯文。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高资港》。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道德气节的尊崇。
首联“孝陵未读柳州论,继世旋看祸乱纷”以“孝陵”与“柳州论”为引子,暗含对历史教训的思考,指出历史的循环往复,祸乱不断。接着,“讵可长江恃天堑,早教高港覆舟军”一句,通过长江天堑的比喻,警示不应仅依赖自然屏障,而应防患于未然,警惕可能的危机。
颔联“金川守禦终无济,瓜蔓诛夷不忍闻”进一步阐述了防守与惩罚的主题,强调坚守与惩罚虽重要,但最终无法解决问题,表达了对过度严苛政策的反思。尾联“一死齐黄难赎罪,独怜气节在斯文”则聚焦于个人道德与气节的重要性,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法完全弥补过错,唯有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方能在文化中留下光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道德、气节与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
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图画风流似长康,文词体格效陈王。
蓬莱对去归常晚,丛竹闲飞满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