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金瓯非改步,曹公铜雀已成台。
名姝俱匹英雄去,艳质惟邀妓女来。
瑶席冷馀无霸气,穗帷空后有微哀。
却怜疑冢纷如垤,欲望何从心早灰。
汉室金瓯非改步,曹公铜雀已成台。
名姝俱匹英雄去,艳质惟邀妓女来。
瑶席冷馀无霸气,穗帷空后有微哀。
却怜疑冢纷如垤,欲望何从心早灰。
这首《铜雀妓》由清代诗人方兆及所作,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首联“汉室金瓯非改步,曹公铜雀已成台”,以“金瓯”比喻汉室的稳固,暗示其未被轻易颠覆;而“曹公铜雀已成台”则点出曹操修建铜雀台的事实,两相对比,暗含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必然。
颔联“名姝俱匹英雄去,艳质惟邀妓女来”,通过“名姝”与“妓女”的对比,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名流佳丽与英雄并肩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只能与低俗的妓女相伴,体现了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脆弱与无助。
颈联“瑶席冷馀无霸气,穗帷空后有微哀”,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瑶席象征昔日的荣华,但如今已冷落,霸气不再;穗帷代表逝去的辉煌,留下的是淡淡的哀愁。这两句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惋惜。
尾联“却怜疑冢纷如垤,欲望何从心早灰”,以“疑冢”比喻历史上的疑点与谜团,暗示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困惑;“纷如垤”形容疑冢众多,难以分辨真伪。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探寻无果,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迷茫与失落,最终让心灵早早地失去了热情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铜雀台这一历史遗迹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女性命运、个人情感与历史真相的多重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