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轩潇洒远尘机,伯始英风世不衰。
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
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馀粮俗共熙。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
琴清善召云中鹤,床稳高蓍叶上龟。
茶煮玉泉僧至日,酒刍金蚁菊芳时。
往来虚席宾朋盛,朝暮过堂子弟奇。
万卷诗书归腹箧,地仙踪迹少人知。
桐轩潇洒远尘机,伯始英风世不衰。
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
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馀粮俗共熙。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
琴清善召云中鹤,床稳高蓍叶上龟。
茶煮玉泉僧至日,酒刍金蚁菊芳时。
往来虚席宾朋盛,朝暮过堂子弟奇。
万卷诗书归腹箧,地仙踪迹少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华林书院的宁静与高雅氛围,以及其主人的高尚品格和学问修养。首联"桐轩潇洒远尘机",以桐木建造的轩宇,远离世俗的纷扰,展现出书院的清幽与超凡脱俗。"伯始英风世不衰",赞美书院创办者的精神风貌,这种优秀传统历久弥新。
颔联"千亩自封轻渭叟,五经同拜重宣尼",表达了书院主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儒家经典的推崇,视学问如千亩田地般珍贵,视孔子为尊崇对象。颈联"衣无常主门多义,仓有馀粮俗共熙",描述了书院的慷慨与和谐,常有学者来访,粮食充裕,乡俗和睦。
"仁智眼前从所乐,利名身外更何思",体现了主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智慧和仁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琴清善召云中鹤,床稳高蓍叶上龟",描绘了书院主人的闲适生活,琴声悠扬能引来仙鹤,静谧的环境使龟在床榻上安详。
尾联"茶煮玉泉僧至日,酒刍金蚁菊芳时",进一步展现书院的日常,僧侣来访品茗,菊花盛开时举杯畅饮。"往来虚席宾朋盛,朝暮过堂子弟奇",写宾客众多,早晚学子们活跃的场景。最后两句"万卷诗书归腹箧,地仙踪迹少人知",总结了主人的博学和隐逸生活,虽有万卷诗书,但其踪迹却鲜为人知,更显其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细致描绘,赞美了其主人的学问、品格和隐逸生活,展现了宋代书院的独特魅力。
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月照衡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洞深人咽丹霞。
前程渐觉风光好,琪花片片粘瑶草。
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
青童递酒金觞疾,列坐红霞神气逸。
笑说留连数日间,已是人间一千日。
瑶台绛节游皆遍,异果奇花香扑面。
松窗梦觉却神清,残月林前三两片。
祗役匪遑息,经时客三秦。
还家问节候,知到上巳辰。
山县何所有,高城闭青春。
和风不吾欺,桃杏满四邻。
旧友适远别,谁当接欢欣。
呼儿命长瓢,独酌湘吴醇。
一酌一朗咏,既酣意亦申。
言筌暂两忘,霞月只相新。
裴子尘表物,薛侯席上珍。
寄书二傲吏,何日同车茵。
讵肯使空名,终然羁此身。
他年解桎梏,长作海上人。
从来招隐地,未有剖符人。
山水能成癖,巢夷拟独亲。
猪肝无足累,马首敢辞勤。
扫洒潭中月,他时望德邻。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