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这首《徵招·檐马》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开篇“檐牙碎挂琉璃影”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月光透过屋檐,如琉璃般洒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宫商为谁烦絮”运用音乐的意象,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进一步描绘了秋风轻拂的情境,将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词人通过“愁人眠正苦”直接表达了内心的苦闷,而“误听了、一铃微雨”则增添了夜的寂寥,微雨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愁。
“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秋夜更丰富的动态感,凉意中透出一丝丝生机。接下来,“宵鼓静方长”描绘了夜深人静,只有更漏声在回荡,词人独自凝视窗外,期待着梦境的来临。
然而,“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揭示了词人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秋声的凄凉更加深了他的愁绪。最后,“只楼外、疏星三五”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空的景象,而“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则以清脆的露珠滴落声作结,寓言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整体来看,黄燮清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借景抒情,展现了词人深深的愁绪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