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八》
《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八》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我昔登岱岳,仗剑叩天关。

振衣翔千仞,日月如可攀。

缥缈云雾低,飒爽天风寒。

俯首视九州,尘世何漫漫。

相逢王子晋,绿发芙蓉颜。

授我紫霞篇,饫我绛雪丹。

招邀入太清,陟降三神山。

后天永长存,独立超人寰。

决择苦不勇,欲去更盘桓。

尘土汩没人,万事成波澜。

悔恨无由追,抚膺但长叹。

(0)
鉴赏

此诗《拟古二十七首(其十八)》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描绘了一位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世界中的挣扎与无奈。

首句“我昔登岱岳,仗剑叩天关”,诗人回忆起往昔登临泰山,手持宝剑敲击天门的情景,表达了对超越凡尘、接近天界的渴望。接着,“振衣翔千仞,日月如可攀”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振衣而起,飞翔于万丈高峰之上,仿佛能伸手触及日月的豪迈景象。

“缥缈云雾低,飒爽天风寒”描绘了仙境中云雾缭绕、风寒清爽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俯首视九州,尘世何漫漫”则从高处俯瞰人间,感叹尘世的广阔与渺小,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相逢王子晋,绿发芙蓉颜”描述了诗人遇见传说中的王子晋,一位拥有绿发和芙蓉般面容的仙人,暗示了诗人与仙界的相遇。“授我紫霞篇,饫我绛雪丹”表现了仙人传授给诗人珍贵的仙书和丹药,象征着知识与长生不老的追求。

“招邀入太清,陟降三神山”表达了诗人被邀请进入更为高远的太清界,攀登三座神山,进一步深化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后天永长存,独立超人寰”则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存在的渴望,以及超越世俗的独立精神。

然而,“决择苦不勇,欲去更盘桓”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犹豫,面对超越尘世的机会,却因勇气不足而徘徊不前。“尘土汩没人,万事成波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陷入世俗的泥潭,一切努力都化为波澜,无法实现超脱。

最后,“悔恨无由追,抚膺但长叹”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把握机会的遗憾与无奈,只能徒然叹息。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世界的挣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送昆山孙少府

徇禄近沧海,乘流看碧霄。

谁知仙吏去,宛与世尘遥。

远帆背归鸟,孤舟抵上潮。

悬知讼庭静,窗竹日萧萧。

(0)

送安都秀才北还

年少工文客,言离却解颜。

不嗟荆宝退,能喜綵衣还。

新月来前馆,高阳出故关。

相思东北望,燕赵隔青山。

(0)

过李侍御宅

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

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八十八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决计何。

(0)

赠智朗禅师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

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

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0)

寄武功姚主簿

居枕江沱北,情悬渭曲西。

数宵曾梦见,几处得书披。

驿路穿荒坂,公田带淤泥。

静棋功奥妙,闲作韵清凄。

锄草留丛药,寻山上石梯。

客回河水涨,风起夕阳低。

空地苔连井,孤村火隔溪。

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陇色澄秋月,边声入战鼙。

会须过县去,况是屡招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